醫療常識★預測與預防!超高齡社會加速逼近 產官學集思備戰

預測與預防!超高齡社會加速逼近 產官學集思備戰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為確保台灣醫療體系與社會經濟永續發展,台灣安進攜手康健人壽和台北市美國商會共同舉辦第二屆高齡化社會論壇跨界對談,為人口結構的轉變與可預見的危機,提出多項建言與解方,並力倡公私協力,擘劃台灣健康長壽的未來藍圖。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人口快速老化影響層面極廣,首當其衝的正是國家勞動力與整體競爭力。現今的醫療體系,不僅要面對可預知的老年人照護口壓力,更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以承受不可預知的天災和傳染病疫情。

台灣安進李宜真總經理指出,要達成老年人口也要健康的 「全民均健」目標,政府應掌握三大關鍵提升國家醫療體系的韌性,包含使民眾可負擔起完整醫療照護費用的「可負擔性」、可快速獲得診斷與有效照護的「效率性」,以及醫療體系照護系統可長期循環運作的「永續性」,才能真正穩固健保的長久運作,讓高齡化社會發展銀髮勞動力時無後顧之憂。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台灣醫療生態系的轉型,需凝聚政府、民間團體及產業各界之力共同推動,並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匯聚跨界創新思維,共同建構更完善的高齡社會,提升老年健康照護品質,並進一步形塑台灣成為健康長壽社會的全球典範。

安進2017年首度提出Predict & Prevent預測與預防思維,盼轉變傳統Break & Fix生病後接受治療的概念後,便積極於全球和台灣驅動醫療概念的變革,攜手產官學整合資源專業,推動「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協力,鎖定高齡化社會下的骨質疏鬆等課題,攜手政府和醫界成功藉由疾病篩檢和主動監測,精準預測疾病,不僅證實及早診斷與預防性介入可有效延長老年人口健康餘命的前瞻性思維,更展現台灣可望領先全球成為健康長壽社會典範之潛力不可小覷。

超高齡社會加速逼近,台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李豪呼籲,政府應持續強化並即時投入與民間的合作,整合各界的創新資源與專業,為實踐完善的醫療照護與社會政策努力,相信台灣一定能在進入超高齡社會這場試煉中脫穎而出。

新聞照來源:資料照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明明沒有特別吃什麼,仍然常常感到胃痛、胃脹或是食慾不佳,甚至還伴隨著噁心、想吐的感覺,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在更年期過後,若是時常感到胃部不舒服,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3種常見的原因 臺大醫院新竹分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政霖表示,到了一定的年紀...

閱讀詳情 »

常聽到眼科醫師提醒,隱形眼鏡不適合一整天長時間配戴,到底是為什麼呢?忠孝大學眼科主任葉威毅醫師表示,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會影響角膜的透氧量,角膜長期缺氧將可能造成急性角膜炎、角膜水腫、發炎等問題,嚴重恐影響視力,甚至失明,不可不慎!  隱形眼鏡是戴在角膜上,用以幫助矯正屈光不正的問題。然而,人的眼角膜...

閱讀詳情 »

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機能走下坡,罹患慢性病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比率相對較多,高齡病人常因共病症狀需要跨科或跨院診療,用藥複雜度高,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因此用藥更要持有正確觀念,以免用藥不慎反造成健康危害!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藥師提醒,正確用藥有5大關鍵核心能力,無論是家有銀髮族、嬰幼兒者都應...

閱讀詳情 »

你是偏遠地區的醫療孤兒嗎? 記者|莊睿庭  圖|莊睿庭 澎湖仁醫侯武忠病逝,享年55歲,是臺灣第一位自己花錢買船開船行醫的醫生。侯醫師是澎湖人,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至阮綜合醫院接受醫師訓練。訓練結束後決定回到故鄉澎湖服務,曾任職於白沙鄉衛生所擔任主任一職,任內以不到40歲的年紀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