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新冠肺炎 提升免疫力這樣做

預防新冠肺炎 提升免疫力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面對嚴峻疫情,除了做好防疫工作,增強自身免疫力也是防疫關鍵。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指出,擁有優良的免疫力,不僅能抵抗病毒與細菌感染,也有助於排毒,除了養成良好的作息、適度運動及保持心情舒暢等健康生活習慣,飲食上也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才能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攝取足夠蛋白質 有助對抗發炎反應

但飲食上究竟要補充哪些營養素才能有效增強免疫系統,達到對抗病毒的目的呢?民眾可把握攝取抗體原料蛋白質、吃好油抗發炎、膳食纖維養好菌以及維生素降低感染風險等四項攝取要點。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解釋,研究顯示,蛋白質若攝取不足,恐影響抗體產生,增加感染風險,因此每餐建議可攝取一掌心的黃豆、黑豆等優良蛋白質,有助於維持腸黏膜防禦能力,幫助對抗發炎反應。

選擇攝取好的脂肪 增強免疫細胞活性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說明,對抗身體發炎反應,最好的方式就是攝取好的脂肪,民眾可選擇橄欖油、花生油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類,有助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此外,每日應攝取足夠膳食纖維,除了蔬果,像糙米、燕麥等未經精製的全穀雜糧類也都富含膳食纖維,每餐建議量皆約為一拳頭,但要注意蔬菜應需略多於水果較佳。

養成良好飲食與作息 抵抗新冠病毒入侵

最後,則可多攝取像蛋、胡蘿蔔、菠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或芭樂、木瓜、奇異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為身體補充各維生素營養,不僅能達到抗發炎及抗氧化能力,也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提醒,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素較營養補充劑,更有利於人體吸收,因此從調整飲食習慣開始做起,搭配運動及良好作息,就能幫助提升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入侵。

【延伸閱讀】

你該知道的新醫學名詞 - 生物相似性藥

疫情三級期間 給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的就診建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為防堵本土疫情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全民務必戴好口罩、勤洗手及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共同對抗疫情。但在炎炎夏日進行戶外工作,除做好防疫外,也要謹慎避免熱傷害。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今(28)日天氣高溫炎熱,且未來一周各地降雨機率高,易處於高溫溼熱環境,營建業、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毛寶貝肝炎也屬常見疾病,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提供免費動物醫療電話諮詢,呼籲民眾不但要顧好自己也要顧好毛寶貝身體狀況。若家中毛寶貝出現精神沉鬱、食慾不振、嘔吐、體重減輕等症狀,可洽詢獸醫進行肝臟相關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千萬不要自己當醫生,擅自給予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夏季氣溫屢傳新高,導致臨床上因中暑的急診就醫人次也逐年增加。樂生療養院家醫科主任郭紋翠指出,中暑初期會感到身體很熱、皮膚乾且發紅、體溫升高、心跳加快等現象,嚴重時會無法流汗、頭昏、頭痛、噁心,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因此出現類似中暑症狀時,應儘速移離高熱環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胸主動脈創傷是屬於危及生命的急症,又僅次於頭部外傷、第二高的鈍銼性胸部外傷死因。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吳依璇指出,胸主動脈創傷是重大外傷中的隱形炸彈,必須早期警覺並及時治療,臨床上常見於車禍之後的多重外傷,根據國外醫學文獻統計顯示,8成胸主動脈創傷病人到院前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