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預防肌少症別只健走 阻力運動不可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預防肌少症別只健走 阻力運動不可少

「我爸爸都吃很少,會不會有肌少症?」、「我連瓶蓋都打不開,是不是老了都會這樣!」台南市立醫院營養課課長張麗娟營養師表示,營養不夠、不愛運動或是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都是肌少症高危險群,肌少症會伴隨失能,造成生活無法自理、增加死亡風險。

三餐平均分配補充蛋白質 如牛奶、黃豆、雞蛋、瘦肉

張麗娟營養師表示,一定要有營養才能長肌肉,而最重要的營養素是蛋白質。65歲以上長者吸收蛋白質的能力較差,所以更要補充好的蛋白質,如牛奶、黃豆、雞蛋、瘦肉、黃豆類都含有增長肌肉的必需胺基酸—白胺酸,建議蛋白質應三餐平均分配,不要集中在某一餐。

此外,不少長者認為年紀大應該少吃點,有的因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有飲食禁忌,或牙齒咀嚼功能變差味覺改變,胃口差食量小。建議兩餐中間及睡前補吃小點心,例如豆漿、豆花、牛奶、優格或一顆蛋,都是不錯的選擇。掌握每天2杯牛奶或優酪乳、優格,每餐自己掌心大小份量的蛋白質,營養足夠才會有力氣、長肌肉。

有氧運動加阻力運動 每週運動150分鐘

除了補充蛋白質營養,運動也不可缺少,需要有氧運動加上阻力運動。理想運動次數是每週5天、每次30分鐘、每週150分鐘為目標,可依照各人肌耐力程度,選擇自己適合運動類型。

阻力運動方面,長輩可用裝滿水的寶特瓶當作啞鈴,作為負重訓練,或用彈力帶運動等;有氧運動方面,例如健走、游泳等。維生素D與肌肉強化有關,多一點戶外運動也可以從陽光獲取維生素D,增加肌力。張麗娟營養師提醒,肌少症可能造成生活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生活無法自理及增加死亡風險,只要適量營養及運動就可增加肌肉,減少肌少症。

 

【原文章請見:預防肌少症別只健走 阻力運動不可少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30%缺血性心臟病的肇因都在於運動量不足,因此,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累計至少150分鐘中,而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則是要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 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工作需要輪班,一下夜班一下早班,睡眠作息不規律,是許多人的生活寫照,但法國卻有最新的研究發現,從事輪班工作長達十年以上的人,其大腦將比他人衰退至少六年以上,雖衰退具有可逆性,但須五年的修養時間,才能回復以往的反應與認知力。  輪班職業傷害 確認大腦損傷入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做醫美療程,民眾別再貪小便宜!台中一名四十歲婦人,年紀漸長,臉上慢慢出現大塊褐色肝斑,至皮膚科求診之後,雖塗抹淡斑藥情況獲得些許改善,不料,某日購物台的醫美優惠專案,一次淨膚雷射只要999,鬧得她心花怒放,當下毫不猶豫地買下,但到場後竟是內科醫師操作,且還建議買多送...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冷氣團一波接著一波報到,11月7日就是農曆節氣的立冬,象徵冬季自此開始,因此,有多數民眾習慣在這天利用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等藥膳來補冬,但中醫師提醒民眾,並非人人都適合隨意進補。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楊淑君醫師表示,冬天雖然是調養身體、儲備身體能量的好時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