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腸病毒 成人恐為最大感染源

預防腸病毒 成人恐為最大感染源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腸病毒目前並未有疫苗可以預防,唯有勤洗手才能有效堵絕,尤其夏天屬於病毒盛行季節,又以5歲以下嬰幼兒併發重症風險最高;基隆市衛生局指出,除了孩子的衛生習慣,最重要就是大人親近孩子前也一定要落實洗手,確保杜絕病毒。根據調查,佔32%的媽媽不知道成人為最大感染源,造成可能因親抱因此傳染腸病毒給孩子;衛生局說,其實衛生習慣就是要從平時開始做起,包括勤洗手且擦乾,注意平時飲食,且保持適當運動和睡眠,幫助提升免疫力。 衛生局進一步說明,若孩子生病時,應請假在家休息,且建議應盡快就醫,居家環境也應維持衛生清潔及通風,尤其腸病毒流行期間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且包括孕婦、新生兒及幼童等,都避免和疑似病患接觸,減少染病機率。 另外,除了玩具經常擦拭消毒外,建議嬰幼兒可餵食母乳,幫助增加抵抗力;衛生局提醒,只要落實正確勤洗手,並掌握生病不上學,不到公共場所的觀念,家人返家後也要記得勤洗手,換乾淨衣物,多點注意,就能有效預防腸病毒。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96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於8月30日預告訂定「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該規定重點為,依健康食品產品型態不同,應分別標示與「藥品」或「療效」區隔之醒語,及產品均應標示「用量提醒」之醒語。針對藥品療效區隔醒語衛福部表示,為提供消費者清楚資訊,避免誤解健康食品保健功效是藥品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當心頭部外傷的隱形殺手!一位18歲的陳同學因車禍意外導致頭部外傷,車禍當下精神正常、意識清楚,2小時候突然昏迷!不但昏迷指數下降到4分,並且瞳孔放大,急診醫師發現傷者發生「延遲性顱內出血」,馬上會診神經外科醫師,為爭取搶救時間,將傷者直接從檢查室送至開刀房,立即進行開顱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腹部鈍傷要小心 恐出現延遲性破裂脾臟外傷之延遲性破裂,起初會出現血壓不穩、急性腹痛或腹膜炎等症狀,在外傷後,延遲了48小時以後才發生;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郁創指出,過去多被認為是因延遲診斷導致,但目前已有多篇國際文獻指出,真的有許多脾臟外傷之延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8歲魏女士,日前右側膝蓋感到劇烈疼痛而就醫,中國附醫中醫部傷科侯甫葦醫師診治是退化性膝關節炎急性發作;因患者害怕針灸,便利用中醫傷科手法治療,並配合服用中藥及敷貼藥布後,疼痛症狀大幅改善,不再痛得坐立難安,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退化性膝關節炎好發於50歲以上退化性膝關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