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頭冒紅疹誤當濕疹 拖數年竟是癌前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頭冒紅疹誤當濕疹 拖數年竟是癌前病變

一名68歲白人男性頭頂上原有數十個微癢的紅色皮疹,起初以為只是一般濕疹,自行買藥擦都不見好轉,近年來皮疹逐漸擴大為粗糙鱗屑不規則的灰色斑塊,因而至皮膚科門診求診,經切片檢查證實為日光性角化症。因病灶數量多、範圍大,且腫瘤邊緣界線也不清楚,經與醫師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光動力療法」,經過兩次治療後,病灶明顯改善,恢復以往健康的皮膚。  

日光性角化症與長期曝曬有關 患部僅輕微搔癢感
台北榮總皮膚部醫師何翊芯指出,日光性角化症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癌前病變,好發在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與長期陽光曝曬有關,在歐美、澳洲等西方國家,相當常見。病灶好發在頭頸部、顏面、前臂及手背。外觀通常是紅色不規則底斑,表面粗糙或角化異常,鱗屑厚且不易剝離。患部大多無症狀,或合併輕微搔癢感。 

日光角化症的病灶如果不處理,日後可能會轉變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因其有惡性化的可能,應當積極治療。傳統上常見治療為冷凍,電燒,汽化雷射或手術切除等。然而對於身體多處皮膚癌前病灶、病灶範圍較大、病灶邊界不清楚、不容易治療的部位或無法配合傳統手術,現在已有更新的光動力療法。

光動力療法可選擇性殺死癌細胞 對正常細胞傷害小
光動力療法就是在病灶塗上感光藥物,需在遮蔽光線下,等藥物累積在腫瘤內足夠的時間(約2~3小時),再經醫師利用伍氏燈確認病灶確實吸收感光藥物而發出螢光後,再進入照光階段,以特定波長光線照射病灶來激發感光藥物,透過氧分子參與及伴隨光化學反應,產生對細胞有毒性的單態氧、自由基來殺死癌細胞,達到治療效果。 

光動力療法優點在於能選擇性殺死癌細胞,對正常組織細胞傷害小,副作用也較輕微,包括光敏感、局部紅腫、患部搔癢燒灼感或暫時性的色素變化等。通常不用住院及麻醉,治療侵犯性低,治療當天可立刻回復正常作息,也不會留下明顯傷疤。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本土確定病例,寫下疫情以來的單日新高紀錄,國內疫情究竟樂不樂觀?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坦言「我們已經進入社區感染」,短短一下子從社區感染邊緣到承認進入社區感染,其實背後多靠2名醫院急診醫師有警覺,才揪出新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印度疫情失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204至案1207就全都自印度入境。其中2男1女是到印度工作的台灣人;另外1女則是長期在台工作的印度籍20多歲女性,因處理私事而返回印度再來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宜蘭同時爆發不明感染源的本土病例,甚至寫下疫情以來的單日本土確診新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都坦言「我們已經進入社區感染」。早在華航風暴發生時就預言國內會有「社區多點爆發」的感染症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現在民眾自保能做就是3件事:戴口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