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皮針+耳針 扎走胃食道逆流

頭皮針+耳針 扎走胃食道逆流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扎好多針! 新方法治胃食道逆流

頭頂、耳朵、臉上扎著滿滿的針,若無其事地做自己的事情,這幅奇妙的景象,原來是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解釋,大腦皮脂有身體各部位及內臟的反應區,以頭皮針直接刺激這些內臟器官反應區,輔以耳針治療,可以啟動內臟器官的修復功能,治療胃食道逆流。

胃部賁門鬆弛 不治療恐細胞病變

胃食道逆流的產生是由於胃部賁門括約肌鬆弛,無法有效閉合,胃部蠕動時產生的壓力導致胃酸倒流入食道甚至喉嚨,其他常見的症狀還有口酸、喉嚨異物感等。楊龍駿醫師表示,針對胃部賁門的鬆弛進行刺激,讓賁門恢復正常收縮功能,只要解決這個問題,療效就非常理想。如果不趕快治療胃食道逆流,可能會因為食道黏膜受胃酸長期刺激而產生細胞病變,導致食道癌。

刺激穴位可緩解 豆漿牛奶易脹氣

根據臨床統計,扎針治療的方式成功率高達八成五,復發機率也相當低。醫師建議,如果發生胃食道逆流,可以刺激足三里、中脘、內關這幾個穴位來緩解不適感,少吃酸、辣、甜以及豆漿、牛奶、麵包等容易脹氣的食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9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吃藥比較安全,不要打胰島素?這是許多糖尿病友的迷思。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全身性代謝異常的疾病,研究證實,提早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不僅能改善胰島素阻抗性,更能因血糖獲控制,進而降低糖尿病所帶來的併發症風險。 杜思德院長(如圖)指出,國內糖尿病人口愈來愈多,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圖片/國民健康署提供) 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內政部正式宣告台灣老年人口突破14%,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高發會經百位高齡者、十餘位專家反覆決定評估面項指標、決定權重,由各地方政府、衛福部、教育部、交通部協助提供統計資料,並透過問卷進行全國調查,本次調查透過八大面項指標綜合評鑑,彙整33項指標評估得分,最高前五名分別...

閱讀詳情 »

天氣逐漸轉涼,相信很多人在換季的時候,發現肌膚的狀況不太穩定,容易出油、乾燥,甚至是長粉刺及痘痘。 肌膚變敏感,痘痘一直冒,處理方法不當,小心變成花豆臉!痘痘問題不該被忽視,但你的觀念正確嗎?讓家醫科醫師徐昊來為大家分析痘痘二三事! 痘痘形成的四大因素: 油脂分泌過多:油脂混合一些污垢及皮膚代謝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在小型鐵工廠工作長達40年的陳先生,近來常常出現胸悶等身體不適症狀,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肺部出現纖維化,右肺臟約近肋膜處,有兩個毛玻璃狀的結節陰影,最大約一公分,經討論後採以外科手術切除,經病理檢查結果發現,兩處病灶皆為早期肺腺癌,所幸及早發現,早期介入治療,目前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