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頭髮越來越少5種疾病纏身

頭髮越來越少5種疾病纏身

人的頭髮富有光澤又柔順茂密象徵著人體的健康。

不過,若出現大量脫髮現象,毛髮專家提醒說,身體出現疾病時,會造成嚴重掉髮情形。頭髮變化直接反映出人體內部的健康狀況。 

最近,英國《每日郵報》刊登的毛髮學專家菲力浦•金斯利的文章,告誡大眾頭髮變稀是健康問題的標誌。 

國泰綜合醫院總院皮膚科醫師歐佳嵐指,東方人一天落髮量在80-100根以下皆算正常,超過才屬於疾病引起的掉髮。計算掉髮量,可算睡一晚的枕頭上的落髮量,除以睡眠時數再乘以24小時,得出一天總落髮量。 

不正常大量掉髮極可能衍生成疤痕性脫髮,應及早發現及早補救,以免留下遺憾。 為此,毛髮專家整理出5大掉髮原因與疾病因素。 壓力綜合症引起掉髮 壓力綜合症會導致禿頭症——人體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頭皮細胞,造成頭髮大片脫落。 

有過可怕經歷的人長期放不下心結會出現壓力綜合症。如能放鬆心情,原諒別人,忘記痛苦記憶可改善掉髮問題。 

多囊卵巢綜合症引起掉髮 婦女多囊卵巢綜合症(排卵障礙而致不孕是主要臨床表現)是由於雄性激素過高導致的,患者前額及頭頂會發生頭髮稀少。

專家表示,患者頭上掉髮,但是臉上和身上體毛卻會瘋長。降低雄性激素的藥物和進行頭皮按摩促進血液流動,都有助於頭髮重新長起來。 

甲狀腺疾病致大面積掉髮 甲狀腺功能紊亂的第一症狀是掉髮。甲狀腺激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新陳代謝及頭髮正常生長。 

貧血性掉髮 近來頭髮掉得多,也可能是貧血引起。缺鐵導致紅細胞減少,頭皮無法獲得足夠血氧量,毛囊缺氧而掉髮。除了 ​​補鐵還要補充維生素C以利鐵質吸收,也暫時不要攝取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以利於鐵質吸收。 

節食造成飲食紊亂掉髮 現代人為了減肥而減少食物攝入量,可能會導致頭皮血流量下降而掉髮。醫師建議應恢復正常膳食,多攝入蛋白質可有效防止脫髮。飲食還應富含維生素B群、鋅及重要脂肪酸等。 

此外,還有其他疾病也會造成掉髮,包括二期梅毒、拔毛癖、黴菌感染、紅斑性狼瘡等皆可能造成脫髮。若造成疤痕性脫髮,則毛髮可能長不回來。民眾若有脫髮問題可找皮膚科醫師做詳細診斷及適切的治療。 

據DAMO脫髮治療專科醫院的盧來俊院長說,治療脫髮需要改變很多生活和飲食習慣。比如杜絕吸煙與喝酒,還要改變睡覺規律,晚上8點就該就寢,因為這段時間是毛囊細胞不斷分裂的時候。在長發黃金時間休息能幫助生出更多的頭髮。另外盧來俊院長建議,少吃產熱的雞肉,更不要在運動後喝熱雞湯。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家住台中霧峰現年65歲的胡先生身體一向硬朗,日前報名醫院舉辦的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竟意外發現右肝有性質不明腫瘤和5.5公分囊腫;另住草屯的40歲李女士也因為參加活動,赫然檢查出中度脂肪肝及左肝性質不明腫瘤。這些發現都令他們驚呼:「平時根本沒有任何徵兆啊」,醫師提醒,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宜蘭報導】46歲的楊女士因例行健康檢查發現2公分的甲狀腺結節,雖為良性,但仍心生憂慮,想拿掉結節,但又不想透過外科手術在身體上留下疤痕,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張家宸在與楊女士討論後,決定以「甲狀腺結節射頻消融術」為其處理,不僅不用動刀,還能使結節縮小,讓楊女士得以安心接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16歲的莫姓女同學,原本個性外向,最近因為情緒低落無法持續穩定上學,時常請假,所以父母親在學校輔導室建議下,陪同莫同學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兒童心智科門診接受評估。莫同學最後被診斷為重鬱症,持續接受專業治療中。 不自主哭泣、呆坐 憂鬱症者出現遠離人群現象 心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