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道癌化療食難下咽 癌症免疫療法控制腫瘤助他正常進食

食道癌化療食難下咽 癌症免疫療法控制腫瘤助他正常進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他喉嚨異物感發現罹食道癌 化療嘴破好痛苦

65歲的賴先生2年前因為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容易噎到而就醫,發現罹患食道癌第四期。由於食道癌當時可用的治療方式有限,只能在醫師建議下做化學治療。賴先生表示,化療期間多有嘔吐、疼痛、昏厥的問題,住院8天接受治療時全身都有症狀,沒想到回家後竟然還要面對嘴破問題,痛苦不已。

癌症免疫藥物療法 教會免疫攻擊腫瘤細胞

賴先生前後做了10次化療,食道癌原本就已經難吞嚥,化療口腔潰爛副作用更讓他進食大有困難。後來醫師建議改以癌症免疫藥物療法,也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不只控制了腫瘤,也減少副作用,賴先生終於得以正常進食。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陳明晃主任解釋,身體的免疫系統無法有效辨別腫瘤,會認為同樣是體內正常細胞。目前的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是讓免疫系統學會辨識並抑制阻斷腫瘤訊息,重新活化淋巴球,由免疫細胞攻擊腫瘤細胞達到治療效果。

免疫療法較化療存活率有提升 免疫活化要留意

台灣常見食道癌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至今尚未出現有效標靶治療藥物,而免疫藥物療法治療有望解決復發後化療或轉移患者的瓶頸。

研究顯示,治療一年後比標準化療多出約一成的整體存活率。然而免疫療法也需視患者免疫表現、腫瘤突變等因素,才能決定是否合適使用,雖然副作用比化療少,但全身免疫系統的活化也得小心處理。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侯明模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表示,癌症免疫藥物療法有一定的功效,但也可能因免疫活化而產生副作用,而大部分副作用在醫病溝通後早期發現下,都能好好處理。

侯明模醫師指出,過去化學治療仍有治療上的角色,但在不同病人身上,該如何搭配手術、化療及免疫治療能延長存活,需要個人化的醫療決策。

面對食道癌,過去只能手術、放療、化療,如今醫療不斷進展,癌症免疫療法也成為新的治療武器。呼籲民眾早期發現治療,有機會以手術做根治性腫瘤切除,更建議患者治療過程中多與醫療團隊溝通,找到個人化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台灣職業女性忙碌忽略健康,高達3成屬於年輕型乳癌,其中3成更面臨復發或轉移風險!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鼓勵,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藉由精準化治療可延長生命,提升生活品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表示,乳癌病友面對復發時,應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三峽持續傳出登革熱個案,今(13)日疾管署公布新增登革熱病例,個案居住在三峽區嘉添里,目前無法確認是否與五寮里群聚有關,個案3次就醫才確診,同住2名家人已安排採檢;另外疾管署提醒,頭痛與肌肉關節疼痛,是登革熱典型症狀,最好不要自行買止痛藥舒緩,小心加重登革出血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相隔8個月中國大陸新冠境外移入再現!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1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個案是1名本國籍40多歲男性(第530例),10月11日從中國大陸回國,曾經有類似感冒症狀,機場立即採檢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上次出現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個案,則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2)日台灣東洋藥品召開記者會,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新冠疫苗台灣代理權,預計明年第1季可以取得1,000萬劑疫苗,提供500萬人施打。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由於BioNTech新冠疫苗需在攝氏負70度保存,冷藏與室溫保存時間有限,施打發配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