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道癌早期發現免手術 內視鏡熱射頻燒灼可治癒

食道癌早期發現免手術 內視鏡熱射頻燒灼可治癒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經常喝熱湯容易罹患食道癌,但菸、酒、檳榔帶來的致癌風險更大。除了食道癌以外,還可能誘發口腔癌、頭頸癌等,醫師提醒,有上述不良習慣者,應該至少每半年到1年至醫院接受1次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上了年紀後因罹患重度逆流性食道炎,必須固定至醫院回診、追蹤、服藥,10多年來狀況相當穩定。但日前回診時,醫師透過影像增強內視鏡檢查發現,秦爺爺的食道出現大範圍的黏膜異常,且分布在上面的微血管有變粗與濃染情形,經病理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癌。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表示,食道癌位居男性10大癌症發生率排行中的第9名,多好發於50至70歲的中老年男性,其中又以「鱗狀上皮癌」占9成以上,而「腺癌」只占一小部份。

 

陳建華說,鱗狀上皮癌的成因與菸、酒、檳榔息息相關,至於腺癌則與逆流性食道炎有關,當患者因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導致食道細胞病變,形成「巴雷特氏食道」時,就可能演變成腺癌。

 

初期食道癌並無明顯症狀,等到病患因吞嚥困難而求診時,往往已經邁入中、晚期,必須以手術切除腫瘤,進行食道重建或接受其他輔助療法,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近年來,醫療技術日益進步,胃腸科醫師在檢查過程時若發現疑似病灶處,可藉由放大內視鏡、影像增強內視鏡,輔以染劑等方式進一步檢查,及早找出食道癌。

 

在治療方面,「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是在患者全身麻醉時,以內視鏡方式將電擊探頭置入患者食道病灶處,燒灼病變的癌細胞。燒灼後,病灶表皮隨即被刮除、脫落,一般建議燒灼2次,1至2周後,病變部位將會再生出新的正常細胞。陳建華指出,此療法可大範圍地根除早期食道黏膜內的腫瘤,讓病患免於經歷食道腫瘤切除手術。

 

臨床顯示,「內視鏡熱射頻燒灼術」的治癒率約達9成,但只適用於治療早期食道癌及巴雷特氏食道患者;若癌細胞已侵犯至食道黏膜下層且已轉移,或食道黏膜已成凹凸不平整的進展性癌症,就只能靠手術、放療、化療等方式。

 

陳建華建議,戒除菸、酒、檳榔是預防食道癌、頭頸癌、口腔癌等的最佳辦法。如有上述不良習慣,應每半年到1年接受口腔、胃鏡檢查,以期早期確診,盡快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40歲女性有一陣子手腳常不自覺抽動,肢體也有點無力,看診時醫師診斷是癲癇發作,深入檢查顯示,她大腦長了顆約三公分大的腫瘤,腫瘤引發癲癇,造成手腳抽動與肢體無力,醫師換了數種藥物,好不容易先把癲癇控制下來,所幸經過腦瘤摘除手術,她的癲癇症狀終於緩解,目前已恢復正常...

閱讀詳情 »

喜歡刻意節食,營養失衡,或是喜歡宅在家,缺乏太陽光照射的人,小心會缺乏維生素D,不但長期有骨鬆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失智、癌症上身。如何知道自己缺乏維生素D?藥師表示,事實上,缺乏維生素D有10大徵兆,常見包括:容易感冒、肥胖、容易抑鬱、經常骨頭疼痛等。聰明攝取維生素D也有訣竅,大家不妨快筆記! 高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的POLI(化名)1~2週前發燒、全身肌肉痠痛、咳嗽、喉嚨痛,感冒的症狀隨著時間過去已逐漸改善,但是他卻感到越來越喘,於是到急診求診。急診醫師初步檢查發現心臟擴大、心臟收縮功能嚴重下降!緊急照會心臟科醫師後,高度懷疑是「急性心肌炎」。安裝葉克膜 確診為「急性心肌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為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活動,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連續八年皆針對主題企劃多元活動共襄盛舉。今年也特地在中正紀念堂演藝廳舉辦「愛正閃耀」音樂會,邀請到中中山椿萱合唱團、協會北區原野非洲鼓樂團、口琴演奏、古箏獨奏等各項精彩的節目內容,期盼藉由活動提高大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