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飯前半小時才能吃? 血糖用藥亂吃恐害人餓昏又傷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最重要得靠藥物控糖,但門診就有男子,在外跑業務,作息不固定,糖化血色素一直高於8(目標值≦6.5),醫師一問才知道,原來他的藥物規定要在飯前半小時吃,卻因為無法確定自己何時能吃飯,也沒有時間能先吃藥再等半小時進食,常忘記服用藥物,才害得血糖長期控制不佳。而醫師更警告,血糖用藥亂吃,可能會讓人餓昏又傷腦。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聖煒表示,有些血糖藥需於飯前半小時服用,臨床上常發生患者難以遵守醫囑的情況,對於生活或工作型態時常變化的人而言,無法確定吃飯時間,更無法先吃藥後再挨餓半小時才進食。

甚至有些人藥效發作地快,吃藥後未達30分鐘就產生低血糖的症狀,對於執行體力負荷工作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甚至更危險。

針對難以掌握吃飯時間的族群,黃聖煒根據臨床經驗建議,降血糖藥物可調整於飯前10分鐘內服用,也可吃藥後馬上吃東西。以該名男子為例,如此控制3個月後,糖化血色素就降到目標值了,但若是飯前吃抗高血糖藥物Metformin較易造成胃腸不適的族群,可嘗試看於飯後10分鐘內服用,也可吃完東西後馬上服藥。

另一方面,門診也有人開始服用降血糖藥物後,即使已經增加運動量及減重飲食,還是越來越胖,醫師表示,這類人往往是用藥之後還沒到吃飯時間,就會因低血糖而餓得必須先吃些東西,導致每日攝取的總熱量上升而體重增加;為減重而減少澱粉攝取量時,沒同時減少血糖藥,進而導致低血糖,餓到冒汗、手抖、無力或頭暈。

黃聖煒強調,為了避免反覆低血糖進食而導致體重過重,建議可在「提早餓」或突然不適,尤其是餓到冒汗、手抖、無力或暈時驗血糖,一旦確定是低血糖,需提早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改藥。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冬天預防心血管疾病 只要戒菸1年「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減一半」

小感冒變肺炎大插管! 老人家生活中有這5大特徵最易發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喝酒之前吃什麼好?首先來看一下,為什麼喝酒前吃東西好? 喝酒之前吃東西的好處1、喝酒前吃東西能夠在胃裡形成一些保護,減少對胃壁的刺激; 喝酒之前吃東西的好處2、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能夠降低酒精的濃度,延緩酒精的吸收; 喝酒之前吃東西的好處3、可以攝入酒精代謝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要想...

閱讀詳情 »

當你發現體重計指針不知不覺的又飆高時,有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睡眠不足可能會發胖您是否缺乏睡眠?我們的身體在充分的休息過後運作得最好。若是睡眠不足,身體會自然產生生理壓力並且自動儲存熱量或脂肪來因應。 壓力也會導致發胖您是否感覺壓力太大?現代社會要求每一個個體做更多的事、扮演更多的角色、獲取更多的...

閱讀詳情 »

澳洲國家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首席研究員伊恩.摩根(Ian Morgan)表示:「近視常見於高學歷的人身上,近年來近視人數在東亞地區更創下記錄,包括香港、台灣、日本、韓國及中國,都有越來越多的兒童正與日趨惡化的視力對抗,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新加坡人在離開...

閱讀詳情 »

1.橄欖油研究指出橄欖油能夠增加身體內好的膽固醇,能減少動脈中會導致心臟病與中風的粥狀樣斑堵塞。 2.豆類敏豆、白花豆、黑豆、海軍豆(又稱白豆)、斑豆都含很多纖維,能幫助降低體內的膽固醇。研究顯示,每天吃五到十克的纖維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膽固醇) 3%到5%。 3.燕麥和燕麥麩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