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飯要吃幾分飽才健康?南雲醫師建議:6分飽最好....│圓神出版

飯要吃幾分飽才健康?南雲醫師建議:6分飽最好....│圓神出版

作者:南雲吉則

一餐要吃多少的量才適當?

曾有人進行實驗,調查飲食的量是否會影響壽命。研究人員透過增加或減少動物的食量來觀察,結果發現減少40%的食量最長壽,壽命平均可延長至1.5倍。

當然這項結果也適用於人類。

現今已然是飽食時代。飲食過量後,「節約基因」發揮作用,開始貯存脂肪以備飢餓時所需。貯存的內臟脂肪燃燒時,會傷害血管的內皮細胞,引起代謝症候群的各種症狀。

換言之,只要減少食量就能減少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防止端粒的消耗,而且能夠抗老化。

亦即呈飢餓狀態時,才能發現「長壽基因」。

人類的歷史就是對抗飢餓的歷史。人類斷斷續續置身於飢餓狀態中,使得這種長壽基因發揮作用,修復受傷的DNA,才得以延長人類的壽命。

自古以來,不同宗教就曾以各種形式的斷食,刻意使人進入飢餓狀態,因為他們早已由經驗了解到斷食有助於延長壽命。

一般人常說「飯吃八分飽」,但如前面所述的,要讓長壽基因發揮作用,這個量還是太多了。

可能的話,請以「六分飽」為目標。

盡量避免飲食過量,可以打開你的長壽基因的開關,從細胞開始年輕化。

飯要吃幾分飽才健康?南雲醫師建議:6分飽最好....│圓神出版

推薦「一湯一菜飲食法」

可能有人覺得「吃六分飽」很難做到,對這樣的人,我建議實施「一湯一菜減重法」。

這種方法不困難,一開始「請先將每天使用的餐具改成小孩專用餐盤」。

市面上可以看到畫著「麵包超人」等圖案的兒童用飯碗和湯碗,不妨改用這種大小的餐具。

盛菜用的盤子則改成放置咖啡杯用的小盤子。

也就是說,每餐只吃小碗的白飯和味噌湯,以及一小碟菜。

只要使用這種大小的餐具,那麼不論吃肉或油炸的食物都無所謂。也可以將飯和菜攪拌著吃,或是在味噌湯中放入多種食材。

但唯一務必遵守的是,絕對不要添飯和吃零食。

實踐這種飲食方式,一餐的量大約可以減少四成,也就是吃「六分飽」的意思。

這樣不但食量可以減少,而且一湯一菜能改善營養的均衡,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壓力也能降低。

可能有人認為長期持續非常辛苦,但在此過程中,會發現身體狀況獲得改善,胃的容量也變小,成為只要六分飽就能充分滿足的體質,因此不至於特別感到不適應。在體質上沒有問題的人,則可逐漸轉換成「一日一餐」。

男性通常過了三十歲後,幾乎都會出現代謝症候群。雖然程度因人而異,但由於都是在腹部周圍屯積內臟脂肪,即使勉強不吃,僅吃一日一餐,能有效率的讓它燃燒也不錯。

不過內臟脂肪不多的人,就不建議採取一日一餐。包括正在發育的小孩、停經前後的女性、老年人、病人等。這些人請每天三餐規律的進食。而且應確實的攝取肉類、蛋、奶等動物性蛋白質。反過來說,男性或閉經後的女性若有代謝症候群之虞,就很適合用這個方式維持健康。

此外,每天攝取大約「五個拳頭」(約300公克)的蔬菜量。看似不少,但蔬菜經過汆燙後,比原來所看到的量會減少許多。五個拳頭量的蔬菜搭配糙米飯和味噌湯,即可獲得充分的飽足感。

而且,這些食材熱量低,不會引起高血糖。這是使我看起來年輕20歲的基本飲食法。

本文整理自年齡近60歲,外表看起來只有40歲,
血管、骨質年齡檢測不到30歲的南雲吉則醫師著作《52天的健康約定

飯要吃幾分飽才健康?南雲醫師建議:6分飽最好....│圓神出版

 

飯要吃幾分飽才健康?南雲醫師建議:6分飽最好....│圓神出版

 

本文出處圓神書活網;《圓神》官方粉絲團】

相關推薦

我們常說吃吃喝喝,可見「喝」與吃飯同等重要。對於「喝」,平時我們多數人只會想到茶、水、酒。其實喝的範圍很廣,花草茶、紅糖水、蔬果汁、雞湯、粥、蛋白粉等用水沖泡、液體狀的東西都叫「喝」。 民間有「民以食為天,食以飲為先」之說。可是,你真的喝對了嗎?你是不是想喝什麼就喝什麼,想怎麼喝就怎麼喝? &nbs...

閱讀詳情 »

乳癌是最常見婦女疾病之一,每年全球都有超過一百萬的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特別是以下民眾,更是罹患乳癌的高危險群: ●母親、姊妹中有乳癌病史●卵巢癌及大腸癌患者●未曾生育、或年過35歲之後才初次生育●停經後發胖●子宮內膜癌患者●胸部經放射線治療●長期服用避孕藥●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多次人工流產●飲酒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打開繪本,可愛的畫風,描述的是許多乳癌復發姊妹們的真實心路歷程,台大醫院黃俊升醫師指出,台灣目前每年新增約11,305名乳癌患者,就算早期發現與治療,每四人仍有一人可能在診斷且治療成功後的5年,再度面臨疾病復發轉移的衝擊。再次面對疾病,乳癌姊妹們心理壓力往往比初次得知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白內障手術在近二、三十年來的發展下,隨著手術方式、機器設備及人工水晶體的長足進步,已變成一個成熟、精密、安全且術後效果良好的手術。 黃色人工水晶體免藍光傷害但影響變色能力 近年來,藍光對於視網膜黃斑部的漸進傷害受到醫界及大眾的關注,眼科醫師郭淑純表示,因此,市面上出現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