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飲食和運動可預防阿茲海默症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疾病,目前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數據,2015年全球失智症人口為4,680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形式,約占失智症病例的 60% 至 80%,在美國,估計有550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到2020年,人數將可能達到1,600萬 ; 在台灣,每100人中就有1人是失智者。事實上,死於阿茲海默症的人數甚至高於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阿茲海默症病因複雜,不僅很難確定其原因,甚至更難治療,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會是重要關鍵之一。今年在「老年醫學期刊」中所發表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則說明了身體活動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部份數據資料參考:台灣失智症協會)

來自於芬蘭和瑞典的神經病學和老年病學研究人員挑選了24項研究項目做為分析,包括步行、騎自行車、保齡球和工作相關活動,如木工、挖鏟、運輸和庭院工作等。研究發現,身體活躍的人不太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若再更深入細分則發現,與勞力工作者相比,休閒活動(也就是運動)更有可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勞力工作者雖然活動量大,但因為他們較有可能具有較低的教育和社會經濟地位,以及較少的認知刺激,當他們休假或退休時,久坐少動的機率相對提高。而休閒活動則有益於提供社會和認知刺激,因此有助於防止阿茲海默症。

飲食和運動可預防阿茲海默症

此外,今年在國際神經科學雜誌所發表的第二次系統性文獻回顧,包含了64項研究,研究對象超過13萬人,旨在了解飲食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其中的50項研究則明顯揭示飲食習慣確實是個重要因素。要注意的是,整個數據資料中並未提供關於預防或引起阿茲海默症的具體食物類型,但是有明確指出一些保護性食物,如魚類、水果、咖啡和葡萄酒,此外,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則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整體而言,證據顯示飲食和運動等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阿茲海默症,但同樣要注意的是,影響阿茲海默症的因素極為廣泛,包括遺傳學、社交和認知互動等等,而研究人員仍然不甚了解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僅管如此,至少飲食及運動習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先行努力的目標。

 

 

Reference :

Can You Prevent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Diet and Exercise?

 

相關推薦

▲維持雙腳乾爽、注意鞋襪殺菌是預防香港腳發生之道。(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香港腳癢起來常要人命,但有些偏方真的不要亂試!網路流傳「塗抹優碘可以治療香港腳」一說法,食藥署就在食藥署闢謠專區特別提醒民眾,優碘具傷口刺激性,若未經醫師指示自行使用優碘塗抹香港腳患處...

閱讀詳情 »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女人最怕胸部下垂、縮水!尤其35歲後、生孩哺乳後,胸部很容易變形,無法像以前一樣集中挺立、有彈性。想要保養好胸型、維持好身材,可以靠自己平日的調養,又不傷身、傷財、傷力氣…… 我待會分享怎麼利用氣功運動養生的「挺胸法」,讓你的乳房不變形、不鬆垮;如果你還很年輕,用這個方法調養胸型...

閱讀詳情 »

▲夏天一到,多汗及異味問題常困擾人。(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又到多汗及氣味困擾人的季節,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表示,一般多汗症病人容易因緊張,或輕微運動便大量出汗,尤其是在腋下,出汗量是正常人的5倍之多,且多汗的情況若經細菌感染,還會發出難聞...

閱讀詳情 »

▲台大發表一系列塑化劑暴露與心血管健康研究成果。(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塑化劑的生殖毒性可能影響成人和孩子,已引發國際間一波管制,但負面影響不只如此!台大醫院今(24)日公布一系列研究成果指出,塑化劑也與動脈硬化的早期內皮細胞功能失常有關;且研究發現台灣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