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飲食過多肉、脂肪 胰臟癌風險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飲食過多肉 脂肪 胰臟癌風險增

73歲的吳老先生近一個月全身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解深茶色尿,掛急診發現黃疸指數偏高。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胰臟頭部有一個2至3公分惡性腫瘤壓迫膽管,導致膽管、膽囊擴張,經醫師評估後,以微創腹腔鏡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手術順利,病人術後2天開始進食,口服化療藥物持續追蹤。

胰臟癌初發症狀 易遭誤認消化道疾病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肝膽胰外科主治醫師蘇文隆表示,胰臟癌患者出現初發症狀時,常以為是消化道疾病而忽視,導致拖延病情、影響治療效果。胰臟癌沒有特殊警訊可察覺,等到嚴重腹痛時,絕大多數都已到末期,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相關文獻顯示,日常飲食中如果攝取太多肉類或脂肪,發生胰臟癌的風險較高。

胰臟位於身體後腹腔,是個沈默的器官。膽管末端經由胰頭與胰管匯合後進入十二指腸,當胰頭產生惡性腫瘤,大小足以壓迫膽管時,將造成鞏膜及皮膚泛黃、茶色尿及灰白便等阻塞性黃疸症狀,此時病人才會驚覺不對勁而就診。胰頭癌的手術需將相連接的器官,如1/3胃、膽囊、膽管、部分小腸及周遭淋巴腺共同做大範圍的切除,是複雜及挑戰度高的手術,手術動輒耗時5小時以上。

低脂、高纖、附含維他命A及C食物

傳統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切口位在上腹中線(15至20公分傷口),由於切除範圍大、組織剝離複雜,手術出血量較微創手術多,傷口大也拖長病人復原期。現階段醫療院所亦發展達文西手術切除胰頭癌,但需自費30至40萬元以上,一般民眾難以負擔。

運用腹腔鏡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可大幅縮小傷口,病人術後體力恢復快、傷口疼痛度降低,可早日恢復家庭生活及工作職場。蘇文隆醫師提醒,防癌飲食原則是吃低脂、高纖、富含維他命A及C的食物,最重要的是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運動風氣盛行,民眾重視養生,也在意自己的體態,開始慢跑、瑜珈、上健身房,一名28歲的女性,平時忙於上班,因此把握假日的時間上健身房,並卯起來運動,結果出現頭暈目眩、想吐、冒冷汗等症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突然激烈的運動反而會造成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因3C產品的盛行,現代人每天滑手機好幾個小時,當心導致頸椎加速退化,若拖延過久,則可能進一步發生步態不穩、大小便失禁等較嚴重的併發症。骨科醫師說,近來門診因肩頸僵硬、雙手麻痛求治的病患日益增多,大部分為30多歲,甚至有20幾歲的年輕人;一般而言這族群應該沒有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壓瘡」是長期臥床的病患最常見而棘手的醫療問題,除了造成個案皮膚的損傷,也讓照顧者感到身心俱疲,同時增加家屬經濟上的負荷。南投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廖綠護理督導表示,壓瘡俗稱為褥瘡,主要是因局部皮膚與其下方的軟組織長時間受到壓迫,造成細胞缺氧而壞死的現象,常發生的部位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C保母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現象!根據調查,發現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越來越普及,高達6成父母,會將3C產品作為安撫孩子的工具,其實太小的孩子,這麼早接觸3C產品,可能會影響未來心智、認知、及創意等發展,甚至長大後,也容易罹患網路成癮。 不安、憤怒 6大現象辨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