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生警惕:豆漿6種喝法是給自己下毒

養生警惕:豆漿6種喝法是給自己下毒

  很多上班族喜歡把豆漿作為早餐的選擇之一。的確,豆漿營養非常豐富,且易於消化吸收。豆漿是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缺鐵性貧血、氣喘等疾病的理想食品。但是在喝豆漿時需要注意以下6點,否則可能會有損健康。

養生警惕:豆漿6種喝法是給自己下毒

切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很多人喜歡買生豆漿回家自己加熱,加熱時看到泡沫上湧就誤以為已經煮沸,其實這是豆漿的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造成的上冒現象,並非沸騰,是沒有熟的。

  沒有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黃豆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還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質,如胰蛋白酶抑制物,能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細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脲酶毒苷類物質會妨礙碘的代謝,仰制甲狀腺素的合成,引起代償性甲狀腺腫大。

  但經過燒熟煮透,這些有害物質都會全部破壞,使豆漿對人體沒有害處。預防豆漿中毒的辦法就是將豆漿在100℃的高溫下煮沸,破壞有害物質。需要注意的是:在燒煮豆漿的時候,常會出現“假沸”現象,必需用匙充分攪拌,直至真正的煮沸。如果飲用豆漿後出現頭痛、呼吸受阻等症狀,應立即就醫,絕不能延誤時機,以防危及生命。

2、忌在豆漿裡打雞蛋

  原因在於熱豆漿的溫度不足以對雞蛋充分加熱。雞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細菌,還有一些過敏原。這些成分沒有被充分加熱而失去活性的話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後果。尤其是那種“走地雞”,下蛋的環境實在不敢恭維,通常衛生條件難以保障,含有致病細菌的可能性就更高。

3、忌與藥物同飲

  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裡的營養成分,如四環素、紅黴素等抗生素藥物。

4、忌裝保溫瓶

  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水垢的物質,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5、忌喝超量

  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6、忌空腹飲豆漿

  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打豆漿要不要先泡豆子

  要想在家自己做出好豆漿,豆子要不要提前泡?

  1.不泡豆子聽起來好像很方便,其實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頭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但浸泡之後就可以很快地打出豆漿來;如果不泡豆子, 啟動豆漿機之後的程序就要延長很多,帶上了一段加溫促進豆子吸水軟化的時間,實際上更費電費時。所以,從低碳環保的角度來說,或者從早上喝豆漿節約時間的角度來說,顯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2.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漿率。和不泡的相比,把豆子浸泡12小時之後,豆漿的產率可以提高10%,而豆渣的產量有所下降。在12小時之內,泡的時間越長,出漿率就越高。也就是說,泡豆子有利於組織破碎,可以讓豆漿打得更細一些,使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從口感來說,自然也是泡過的豆子做出來的豆漿口感更好。

 

  豆漿多出點少出點,或許大家並不介意。不過,泡豆和不泡豆相比,做出來的豆漿中,抗營養因素的含量也會有明顯的差異。看來,中國人傳統上都要把豆子泡過一夜再磨豆漿,是相當符合科學道理的事情,有利於身體充分利用豆漿中的營養成分。

豆子應當如何泡泡多久?

  1.室溫20-25℃下浸泡12小時就可以讓大豆充分吸水,再延長泡豆時間並不會獲得更好的效果。

  2.不過,在夏天溫度較高的時候,室溫泡12小時可能帶來細菌過度繁殖的問題,會讓豆漿的風味變差。

  故而建議放在冰箱裡面泡豆。4℃冰箱泡豆12小時大約相當於室溫浸泡8小時的效果,如果嫌18小時操作起來麻煩的話,可以把豆子放冰箱里浸泡24小時,既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操作起來又很方便。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流感、肺炎、皮蛇」流行季將來臨!醫師建議民眾於10-12月接種流感疫苗,不過號稱年底成人三疾病的「流感、肺炎、皮蛇」也即將報到,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主任說,全民戴口罩之下,他相信今年流感和肺炎秋冬季不一定會流行,但是「皮蛇」只要人的免疫降低就可能蠢動,真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心房顫動是一種因為心臟內產生異常的節律訊號,導致心跳不規則的病症。隨著年齡的增加,心臟器官的衰退會增加心房顫動的罹病機率,台灣平均每100人會有一名心房顫動的病患,在年齡60歲以上的族群比例則是每100人有四名患者,若是80歲以上的族群,機率則增加到每10人有一人罹患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晚婚晚生,據內政部108年度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新手媽媽中將近有1/4為35歲以上,但35歲後女性卵子品質開始走下坡,婦科疾病罹患機率較高,容易產生不孕困擾;而18-34歲的年輕女性整體來說身體素質較易受孕,但仍可能因婦科疾病造成不孕的風險。養孕專家張志仰醫師呼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針對人氣觀光景點餐廳稽查,4月1日至7月31日稽查162間,壽司名店壽司郎、泰國菜連鎖店瓦城、千葉火鍋等知名連鎖店,分別發現食品生菌數超標、使用過期食材、蔬菜農藥殘留不合格,地方衛生局分別開罰,並且許多餐廳都因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不合格,須要2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