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餵寶寶吃鳳梨先浸鹽水才不咬舌? 專家警告恐害「小小腎臟」受不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鳳梨又甜又好吃,加上一連串外銷風波引發愛國心,國內近來一片「吃鳳梨」大作戰,大家都搶著買鳳梨、吃鳳梨,儘管鳳梨是有益健康的水果,但醫師及營養師都提醒,有些小小孩未必適合吃鳳梨,爸爸媽媽最好事先檢視一下再放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丁詠恬表示,鳳梨中有豐富營養,對孩子有很多優點,像是維他命B1和檸檬酸,促進新陳代謝,可恢復疲勞和增加孩子食慾;維他命C除了有抗氧化功用,對於在補充鐵劑的孩子,也可以有助於鐵質吸收。

另外,鳳梨酵素除了幫助消化之外,還可抗發炎;富含的膳食纖維,亦可刺激及促進腸胃道蠕動,更有吸水、膨脹及助腸道益菌生長等功能,使糞便柔軟濕潤易於排出。

問題在於,兒童年齡橫跨0到18歲,身體器官功能的成熟度差異極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張瑄筠就建議家長,應針對不同的孩子做一些鳳梨攝取調整。像是4到12個月大的寶寶,因鳳梨纖維較粗,對寶寶來說咀嚼不易,所以在製作副食品上可以考慮先榨成汁或打成泥,以果汁或果泥的方式讓寶寶食用,等寶寶長牙且咀嚼能力增加後,再改成切小塊食用。

張瑄筠進一步提醒,鳳梨中的鳳梨酵素,吃進嘴裡遇到口腔黏膜,有時會造成一些局部刺激,出現俗稱的「咬舌」現象,有些皮膚敏感的寶寶,嘴唇和皮膚接觸到鳳梨就可能發紅或起疹子,解決之道,可先將鳳梨煮熟再製成副食品,破壞其中酵素減少對黏膜和皮膚的刺激。或初次食用時,先少量給予,觀察孩子皮膚和腸胃道無過敏反應反應後,再慢慢增加每次鳳梨的食用量。

將鳳梨搭配其他食材一起做成副食品食用也是好方法,營養師舉例,包括鳳梨蘋果泥、鳳梨雞肉粥等,也能減少單次的接觸量。

張瑄筠提醒,爸爸媽媽要注意,給寶寶吃的鳳梨,不要用浸泡鹽水來減少鳳梨的「咬舌」感,因為鹽水中的鹽分會停留在鳳梨上,會增加寶寶不必要的鹽分攝取,反而造成腎臟額外負擔,所以請千萬留意。

至於1歲以上的兒童,丁詠恬說,1歲以上無特殊健康狀況的孩子是可以放心和大人一起享用鳳梨,家長僅需特別留意孩童的咀嚼能力,先切成適合的大小即可。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癌症病人「保重」運動千萬不能少! 肌肉喪失恐害治療效果全泡湯

將審健保漲價方案 健保委員名單出爐!陳時中親圈選「近半全新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腸道裡有人體70%的免疫細胞,當腸道出問題的時候,不僅是腸胃不適、消化吸收受到影響,甚至是身體整體的免疫力、體力等等,都可能受到牽連。若腸道有損傷,導致細菌、食物殘渣等跑入破損處時,就可能引發一系列免疫、發炎反應,這就是所謂的腸漏症。  腸漏症,之所以稱為『症』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嚴格定義上,它並不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登記預約系統何時上路?怎麼用?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6)日上午親自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全國防疫會議上公開說明,啟動條件為開放到64歲以下成人的第9類、第10類對象才會啟動;民眾先上網意願登記,就能在希望接種品牌疫苗數量足夠時,接到簡訊再網上或到超商、藥局、衛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陰影已籠罩全世界一年多,安南醫院泌尿科董聖雍醫師提醒,新冠病毒所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不只對肺部有影響,日後亦須注意對泌尿系統和生殖器官所造成的可能傷害。目前已知新冠病毒是透過細胞上的ACE2和TMPRSS2兩種蛋白附著而讓細胞感染,除肺臟有大量的此類蛋白表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