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體內環保新生活 蔬食加運動大腸保健康

體內環保新生活 蔬食加運動大腸保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國人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使得肥胖人口大幅上升,為國人健康帶來隱憂。有鑑於此,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發起「體內環保新生活運動」,該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賴煌仁表示,高纖維、高鈣的飲食,配合持續性的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體內環保新生活」首部曲,主題是「大腸的吶喊」!大腸直腸癌每年新發生病例約為1萬4千人,不僅病例數逐年攀升,還出現年輕化趨勢。賴煌仁指出,大腸癌的成因除了遺傳因素,飲食習慣也是重要影響之一。根據研究發現,高纖維和高鈣飲食,配合運動,能預防大腸癌發生。因為蔬食可攝取豐富膳食纖維,進一步幫助腸道蠕動,排泄出有毒物質,避免腸道發生癌化的病變,可達到體內環保的效果。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組組長劉詩玉營養師表示,健康飲食可以輕鬆幫助體內環保,讓腸道適時的大掃除。可參考的食物包括,當季蔬果、全穀類食品、未精製的五穀雜糧、麥片、火龍果等,內含膳食纖維、水溶性纖維、乳酸菌、果寡糖的食物都有助益。而含有益生菌的優酪乳、優格、AB菌,也可幫助促進排便。

此外,運動也能幫忙消除消化後吸收的殘渣廢物,建議平日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假日持續1小時以上,一周運動時數達280分鐘,包括慢跑或走路持續30分以上,都能幫助代謝,促進健康。

花蓮慈院高瑞和院長表示,體內環保已是一種健康時尚概念,為了推廣「體內環保新生活運動」,未來院內將依照素食、蔬果、無毒、運動、癌篩等主題,定期舉辦防癌健康講座,邀請健康達人與專家一同經驗分享,讓民眾都能從生活中養成有益健康的好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820

相關推薦

夏季天氣熱到爆,新聞屢屢傳出心肌梗塞和心血管疾病病症惡化的病例,此時除了適度補充水分、避免頻繁進出冷氣房和多休息之外,適度補充維生素也是個好主意,只是,專家認為偶爾缺少哪一種維生素都沒關係,但高血壓的人絕對不能有A、C、E短缺的現象! 人體是由3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為基礎,共同組合而...

閱讀詳情 »

「隱性飢餓」吃維他命就沒事?這是許多人的迷思。醫師指出,營養不足或營養過剩,容易有「隱性飢餓」風險,若要使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不是吃了營養補充品就身體健康,更不可將維他命當作糖果、零食在吃,小心吃過量健康亮警訊。 部立雙和醫院家醫科周碩渠醫師指出,吃飽不代表吃得健康,主要是飲食營養不均衡,因國人外食...

閱讀詳情 »

想到改善睡眠、調整時差,馬上聯想到褪黑激素,說他是「黑暗中的健康守護者」一點也不為過。但是,褪黑激素功能還不止於此,還能防止老化,甚至抗癌等。如果要刺激褪黑激素,專家推荐這一招快速又有效。 想要抗老化,就需要讓褪黑激素維持在年輕狀態 為了扭轉老化,數百年來,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找到明證,如今,所有的努力...

閱讀詳情 »

足踝變膝蓋,怎麼可能?現在醫療技術進步,可說是鬼斧神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日前成功幫1名越南籍移工,因為工作意外造成左膝炸裂粉碎、小腿斷裂,醫療團隊於是將他的腳踝180度移植到膝蓋,小腿殘肢當大腿骨用,並且利用先進的3D列印技術製作義肢,帶給病患新「膝」望! 侯明鋒院長(左起)致贈3D列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