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中生腦中風吞嚥困難 「棉棒沾冰凍檸檬汁」語言治療助脫鼻胃管

▲語言治療師替患者進行深層咽肌神經刺激療法。(圖為模擬畫面非新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17歲高中生,因為突如其來的腦部動靜脈畸形破裂,造成左腦出血性腦中風,右側偏癱,出現吞嚥困難及言語失用症等症狀,一開始還需透過鼻胃管補充養分,經語言治療治療師使用含冰凍檸檬汁的棉棒進行深層咽肌神經刺激療法等語言治療,出院時順利拔除鼻胃管。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該名高中生是在過年時腦部動靜脈畸形(先天性腦血管異常病變)破裂,導致出血性腦中風緊急就醫,雖然語言理解能力正常,卻無法正確表達意思,吃東西、喝水也會發生嗆咳,一度必須倚賴鼻胃管餵食。

考量高中生的舌頭靈敏度、活動度及喉頭上抬能力降低,引發吞嚥困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語言治療師張皖茹決定透過深層咽肌神經刺激療法(DPNS)、舌頭把持運動(Masako maneuver)和用力吞嚥法(effortful swallow)治療,搭配吹氣暨強吸運動、構音器官運動練習和嗓音治療之後,約半個月就能夠順利發聲。

張皖茹說,其中深層咽肌神經刺激療法是使用含冰凍檸檬汁的棉棒,刺激患者的兩側前咽門弓與舌頭特定的部位,來增加吞嚥反射敏銳度、促進舌頭感覺和側移能力;舌頭把持運動則會訓練舌根底部用力收縮;另外用力吞嚥法可加強舌後根的力量,改善舌根部的活動度。

張皖茹說,臨床上常見許多家屬不忍吞嚥困難的家人插著鼻胃管,擔心營養不良,忍不住偷偷餵幾口碎狀或泥狀食物,危險舉動不但容易使食物殘渣遺留在口腔中,若一不小心掉入呼吸道,更恐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是本人毫無嗆咳現象的靜默式吸入,使症狀更加惡化,因此,治療過程千萬不能心急。

張皖茹強調,中風患者吞嚥困難而置放鼻胃管,是為了能順利餵食藥物、避免營養不良和脫水,只要吞嚥功能一恢復就能順利移除,但吞嚥治療的過程除了患者具備強烈動機外,更需要家屬及看護配合照料,才有機會盡早恢復正常飲食。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歷年來許多藥廠投入大量經費在研發新藥,目的在於開發安全、有效的藥物來治療疾病、改善健康。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資訊指出,新藥上市前需要通過三期臨床試驗方能取得上市資格,而新藥上市後仍需進行第四期臨床試驗,以持續驗證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新藥研發代表著疾病治療的契機,然而,為了確保藥品的安全與療效,在...

閱讀詳情 »

謝柏宏/ 銀髮樂齡達人 公園角落,坐著輪椅的長輩們無精打彩被「安放」在樹下,臉部共同特徵是鼻上連著一根管線,一旁外勞們聚在一起聊天滑手機,長輩們的尊嚴全然被棄之於不顧。 厚生基金會近年來積極推動「無管人生」倡議,希望讓台灣的醫院、長照機構甚至家庭,不要將鼻胃管當做病人及失能失智長輩們理所當然的生活必...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熱、熱、熱! 炎熱的夏天就要到了,又要過著每天汗流夾背的生活,一般人如此,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在大熱天裡恐怕會更為辛苦。然而,這裡有一些研究發現,夏季實際上很適合孕育下一代,至少,可以穿上可愛涼爽的夏季孕婦裝。 夏天是戶外運動的好時機,低衝擊力及訓練心肺功能的散步和游泳非常...

閱讀詳情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表示,缺乏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7至8小時),稱為「睡眠剝奪」,確實會對身體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容易使人處於嚴重疾病的風險之中,例如心臟病、肥胖症和糖尿病,同時也縮短了人們的壽命。 偶爾失眠會使隔天感到疲倦和煩躁,但不會傷害到健康,但若是長期睡眠不足,心理影響會變得更加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