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工作長期重複負重 搬出「職業性椎間盤突出」

工作長期重複負重 搬出「職業性椎間盤突出」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腰椎椎間盤突出是中高齡民眾常見的骨骼肌肉疾病,常見的症狀有腰痛、腰部痠麻、雙腿痠麻,嚴重時甚至會發生下肢無力等情形,影響病人生活品質。臺中榮總家醫科朱為民醫師表示,職業性椎間盤突出的最大問題往往出在「弓背彎腰」的搬運姿勢,建議蹲下降低重心,運用腿部力量,不要誤用腰部。

長期職業傷害 腰椎間盤突出

紀先生自民國99年至107年任職某老人養護中心,擔任居家照服員。因為單位內的男性居服員較少,且以較重度失能的案子為主,在工作9年之後,他產生下背痛合併左臀及左大腿麻及放射痛。後續腰椎核磁共振結果顯示,第五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

後來紀先生接受腰椎間盤切除術,後續轉職業醫學科醫療團隊診療與現場訪視,診斷為「職業性腰椎椎間盤突出」,配合職能治療師的復健與指導後,現在已回到職場,並用正確的姿勢從事工作。

延誤治療三時機 壓迫脊神經而腰痛

朱為民醫師表示,職業性椎間盤突出的最大問題往往出在「弓背彎腰」的搬運姿勢,當重物遠離身體,力矩增大,就需要用更多的力氣,這時壓力不均勻分散在椎間盤和腰部的肌肉中,造成椎間盤一側擠壓收縮,另一側強制性伸展,長期重複的纖維環內髓核移動,壓迫脊神經造成腰痛。

朱為民醫師提醒,正確的搬重物姿勢,應蹲下、降低身體重心、身體貼近重物、腰背挺直;運用腿部力量搬物,不要用「腰部」施力;搬運重物需轉彎時,不要扭轉軀幹轉向,靠腳步移動來轉彎。

推動職業病診斷 做好工作預防

臺中榮總急診部主任林子傑說,中榮在職業健康與職業病診斷的推動,一直不遺餘力,此次醫療團隊到苗栗現場進行個案訪視,提供完整職業病報告書,協助個案職災認定。

臺中榮總職業醫學科詹毓哲主任指出,人因骨骼肌肉職業病已經是台灣常見的職業病,近年來職業醫學科也結合復健醫學部,針對相關職業病患者,請物理治療師提供工作流程以及搬運技巧,希望可在後端診斷職業病,也可以再做好前端預防。

【延伸閱讀】 49歲男心房顫動鬼門關前走一回 靠反轉劑撿回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您家嬰幼兒鬧腸胃炎嗎?恐是感染了輪狀病毒!據統計,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約有5成以上是由輪狀病毒感染。醫師指出,秋冬是輪狀病毒好發季,建議家中嬰幼兒最好在8個月前完成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有效預防感染,並降低病情嚴重度。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一年四季都有輪狀病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一些公園裡的阿伯、阿嬤常口耳相傳對抗糖尿病的小偏方,似是而非的誤導民眾;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抗糖尿病正確方法首先要注重控制血糖,而想要控制血糖,則要學會如何控制血糖,以及坦然與醫療團隊分享,以了解造成血糖高低變化的主因。洪建德醫師說,糖尿病出現急慢性併發症或衝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2歲饒先生,罹患乾癬10年,2年前關節開始莫名腫脹、疼痛,原以為是痛風引起不以為意;不料,左右手的食指關節開始變形,至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乾癬性關節炎,如今只能使用自製個人化湯匙,才得以進食。收治患者的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暨發言人、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85歲的吳婆婆,多年來都有頭暈的情形,有固定服用止暈藥的習慣,但症狀都沒有好轉,尤其是彎腰起身時會特別嚴重,有如天旋地轉、覺得噁心想吐,但每次症狀只持續約30秒,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家人懷疑有異,帶至醫院檢查,發現是耳石掉落,引起的良性姿勢性頭暈。收治患者的台大醫院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