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纖、低油、低糖、低鹽,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第一飲食重點是?

愛吃又懶得動,代謝症候群早已成為國人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長期輕忽不但會淪為「大腹翁」、「小腹婆」,也會增加未來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何遠離代謝症候群呢?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一高三低」的口訣,但在高纖、低油、低糖、低鹽的選項中,猜猜看哪一個最重要呢?

高纖 低油 低糖 低鹽,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第一飲食重點是?

代謝症候群上身,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比常人多6倍

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國人經常攝取過多的精緻化食品和熱量,而運動量又太少,導致腹部脂肪增加,腰圍變粗,使得體內胰島素產生阻抗,造成血糖偏高、血壓上升和血脂不正常,導致代謝症候群上身。

代謝症候群剛開始幾乎沒有症狀,民眾容易輕忽。殊不知,早有研究發現罹患代謝症候群的人,未來發生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7倍,而死於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3至4倍。

高纖 低油 低糖 低鹽,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第一飲食重點是?

遠離代謝症候群,選對飲食方式很重要!

代謝症候群bye bye~飲食口訣:一高三低

如何做才能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且切斷與後續三高疾病的牽連呢?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蔡宜穎表示,代謝症候群目前幾乎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最好的改善方式就是飲食治療和運動訓練。而在民眾最關注的飲食部分,一定要牢記「一高三低」的口訣。

所謂「一高三低」,指的就是高纖、低油、低糖和低鹽。這個觀念,或許人人都懂,也都曉得4個標準全數到位的效果最好,但上班族三餐在外,飲食選擇受到限制,無法面面俱到,那麼,該以哪一指標為優先考量呢?

高纖 低油 低糖 低鹽,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第一飲食重點是?

高纖飲食可以1打3,同時改善血壓、血糖和血脂異常的問題。

答案是「高纖」!這是因為代謝症候群與血壓、血糖和血脂異常有很大的關係,但在上述4個口訣指標中,只有高纖飲食可以1打3,同時改善血壓、血糖和血脂異常的問題;其次是低糖飲食,同時有助降低血糖和改善血脂。而低油飲食主要在降血脂,低鹽飲食在降低血壓,兩者作用都較單一。

高纖飲食好棒棒 打三高的秘密

蔡宜穎醫師解釋,食物中的纖維素能減慢糖分的吸收,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因此建議民眾在攝取澱粉或含醣食物時,可以搭配高纖食物一起吃,幫助穩定血糖。

另外,纖維也可以吸附食物中的油脂和膽固醇,並從大便中排出體外,進而幫助改善血脂。這種情況尤以水溶性纖維的效果較為明顯。水溶性纖維食物吃起來多有黏黏的感覺,例如:燕麥、菇類、木耳、海帶、山藥、秋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降血壓,則是因為富含纖維的全穀雜糧和青菜,本身也含有較多的鉀、鈣、鎂等元素,是降血壓「得舒飲食」的重要成分,因此,想要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除了多吃新鮮蔬菜,也試著將每天所吃的1/3白米飯改成全穀雜糧類吧!全穀雜糧類食物,包括:糙米、燕麥、薏仁、地瓜、山藥和紅豆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貼心小叮嚀】:

雖然多攝取高纖食物,可以同時達到改善血壓、血糖和血脂的效果,但對於代謝症候群這個大魔王,光憑一己之力是不夠的,平時飲食一定還要謹慎控制糖分、鹽分和油脂的攝取量,以免導致健康失守。另外,攝取高纖維食物時,別忘了也要多喝水滋潤腸道,以免形成便祕。最後,當然也要多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和預防肥胖。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636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鑑於癌症造成人民生命和社會的嚴重影響,許多先進國家為了對抗癌症,都已將癌症登記工作,視為癌症防治的基石。台灣於民國68年建置全國性癌症登記資料庫至今40年,癌症登記資料完整率達98%,已達到北美癌症登記評鑑「特優」登記單位之95%標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台灣癌症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最近常在網路平台上,看到無花果茶號稱能夠降血糖、血壓、血脂,以及治療糖尿病等等神奇療效,許多民眾忍不住心動想購買,但真的這麼有效嗎?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提醒,食品不能宣稱療效,別輕信來路不明的食品,若身體出現不適,要以專業醫師囑咐,維持良好的血壓、血糖、血脂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長庚紀念醫院長期關懷偏鄉,提供居民健康醫療照護,更進一步延伸至心靈關懷層面,今年開始與「灣聲樂團」合作,邀請樂團走入長庚照護的偏鄉地區,以行腳音樂會方式演出,希望透過音樂,讓偏鄉居民獲得心靈撫慰。前往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哈嘎灣教會演出,明年還將前往宜蘭、花蓮玉里等,偏鄉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3歲阿嬤,兩年前左側膝蓋出現宛如肉瘤的突起物,但因僅像一元硬幣大小,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肉瘤卻越長越大,到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確診為靜脈曲張所導致的血管瘤,原本醫師建議可採傳統手術或微創介入手術治療,但因阿嬤害怕手術疼痛,遲遲不敢接受治療,直到腫瘤已嚴重至連站立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