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孕媽咪辛苦了 婦科醫師這樣提醒

高齡孕媽咪辛苦了 婦科醫師這樣提醒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婦女普遍較晚懷胎,然而高齡產婦容易增加本身與寶寶的生產風險。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揚提醒,準媽媽可利用國健署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及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至於34歲以上高風險產婦可作產前遺傳性檢測。

晚生成為趨勢 高齡產婦風險增

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106年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已至30.8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達21.3%,女性初次懷孕年齡有越來越晚的趨勢。

高齡孕婦易衍生高風險姙娠與不孕問題,如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出生體重低、染色體異常或先天缺陷的機率也隨著升高。

高齡孕婦要健康生活 注意胎動與早產

針對高風險產婦注意事項,李新揚提醒,準媽咪應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務必控制飲食,不要熬夜,並進行規律運動。醫師說,孕婦應定期監測血壓、血醣,至於胎兒則應按照醫師檢查排定,透過超音波追蹤胎兒血流等狀況。

隨寶寶成長,準媽媽感覺到寶寶在肚子內伸展筋骨的趨勢越發明顯,也是胎兒健康的重要徵兆。李新揚強調,孕婦在懷胎28週後,胎動會比較頻繁,可以進行胎動監測,如果胎兒當天胎動幅度大幅減少,應找醫師診斷。

國健署建議,準媽媽可選擇三餐中一餐飯後1小時監測,多處同時間運動只能算一次,需待完全靜止才能計算下一次。1小時3次以上都還算正常,最好可以達10次以上。

另外高齡孕婦可能會面臨早產,李新揚醫師表示,陰道出血、腹部悶痛(本來不痛轉為疼痛)、持續子宮收縮(1小時超過2次以上)、破水等,可能是早產跡象,應儘快就醫。

定期產前篩檢 減少生產風險

為提升孕期健康,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

另外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的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高風險孕婦,應進行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李新揚醫師強調,孕婦應定期篩檢,例如媽媽應在35至37週期間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檢,避免胎兒經過產道時受到感染,引發新生兒敗血症、腦膜炎、肺炎等嚴重感染。透過篩檢並以抗生素治療,就可以防範。

【延伸閱讀】十次試管宣告失敗  40歲婦人靠這招產下雙胞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67歲的林先生在10多年前確診為甲狀腺癌,醫師在頸部深層處查出約1.5公分的腫瘤,進行切除手術並合併放射碘131治療,後續追蹤狀況穩定,身體皆無不適感受。林先生於去年開始自己決定不回診追蹤,豈料今年一月,他因左邊肩頰骨疼痛難耐至醫院檢查,經正子掃描後發現,是甲狀腺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俗語說:「腸胃比大腦重要」,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加上飲食習慣不正常,時常有ㄧ餐沒ㄧ餐,使得腸胃常常對自己鬧脾氣;此外,排便不順還可能使身體內的毒素無法排出,讓身體機能跟著下滑,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好好的「解放」成了每天的願望,究竟如何才能讓自己達到暢快人生?生活...

閱讀詳情 »

作者:黃曼瑩在日本人的小菜中,少不了醋漬番茄,不僅開胃,據說還有助控制體脂;還有一些女藝人都曾經分享吃番茄減肥的成功經驗,番茄減重真的可行嗎?網路傳說:「利用晚餐時間吃番茄有助減重」,是真的嗎?大番茄與小番茄的差別在哪裡?現在讓營養師來一一破解。 吃番茄幫助脂肪分解代謝、增加飽足感 有一句俗諺說:「...

閱讀詳情 »

作者:黃曼瑩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每天都要計算食物的卡路里,然後再東挑西揀著吃,又偏偏經常容易肚子餓,於是陷入吃或不吃的天人交戰中。根據一項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只要聰明吃低能量密度食物,包括麵食、水果和蔬菜等,反而可以吃的很豐盛,腰圍也變小,有助減輕體重。 能量密度低的食物:麵食、水果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