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孕媽咪辛苦了 婦科醫師這樣提醒

高齡孕媽咪辛苦了 婦科醫師這樣提醒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婦女普遍較晚懷胎,然而高齡產婦容易增加本身與寶寶的生產風險。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李新揚提醒,準媽媽可利用國健署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及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至於34歲以上高風險產婦可作產前遺傳性檢測。

晚生成為趨勢 高齡產婦風險增

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106年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已至30.8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者達21.3%,女性初次懷孕年齡有越來越晚的趨勢。

高齡孕婦易衍生高風險姙娠與不孕問題,如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出生體重低、染色體異常或先天缺陷的機率也隨著升高。

高齡孕婦要健康生活 注意胎動與早產

針對高風險產婦注意事項,李新揚提醒,準媽咪應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務必控制飲食,不要熬夜,並進行規律運動。醫師說,孕婦應定期監測血壓、血醣,至於胎兒則應按照醫師檢查排定,透過超音波追蹤胎兒血流等狀況。

隨寶寶成長,準媽媽感覺到寶寶在肚子內伸展筋骨的趨勢越發明顯,也是胎兒健康的重要徵兆。李新揚強調,孕婦在懷胎28週後,胎動會比較頻繁,可以進行胎動監測,如果胎兒當天胎動幅度大幅減少,應找醫師診斷。

國健署建議,準媽媽可選擇三餐中一餐飯後1小時監測,多處同時間運動只能算一次,需待完全靜止才能計算下一次。1小時3次以上都還算正常,最好可以達10次以上。

另外高齡孕婦可能會面臨早產,李新揚醫師表示,陰道出血、腹部悶痛(本來不痛轉為疼痛)、持續子宮收縮(1小時超過2次以上)、破水等,可能是早產跡象,應儘快就醫。

定期產前篩檢 減少生產風險

為提升孕期健康,國民健康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

另外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的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高風險孕婦,應進行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李新揚醫師強調,孕婦應定期篩檢,例如媽媽應在35至37週期間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檢,避免胎兒經過產道時受到感染,引發新生兒敗血症、腦膜炎、肺炎等嚴重感染。透過篩檢並以抗生素治療,就可以防範。

【延伸閱讀】十次試管宣告失敗  40歲婦人靠這招產下雙胞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4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俗話說得好:「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罷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我們應該對人體發出的不良信號,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釀成大禍. 一、起床後的四個信號 人的一天在不同階段身體的不良感受,就是在向您的健...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中醫腳底養生有兩個特色: 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履行,按壓搓和敲擊的方式很輕易控制,費時未幾。 其二是以中醫的理論和診治經驗為基本,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具體方法如下: <敲擊腳底>天天晚上臨睡前用拳頭敲擊腳底,可以打消一天的疲勞。通過敲擊給腳底以恰當的刺激,增進了全身...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wikihow) 通常一個人睡兩個鐘頭就夠了,為什麼有人要睡七、八個鐘頭?那是你賴床躺在枕頭上休息的習慣養成的,並非我們需要那麼久的睡眠時間,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曉得,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三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夜晚則要在正子時睡著,五分鐘等於六個鐘頭。就這個時間的...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8月號)異常的黑色素沉積,使得肌膚不知不覺浮現出大大小小的斑點,再怎麼天生麗質的女神級美人,一遇上惱人又難處理的斑,往往還是會覺得無助又束手無策。多數的斑點如曬斑、雀斑等,大部份都與陽光的曝曬量有關,惟獨肝斑的發生與治療,最是讓人傷透腦筋。 女星也被斑糾纏?! 臉上長斑怎麼辦?久治不癒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