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患者髖部骨折 整合照顧降低死亡率

高齡患者髖部骨折 整合照顧降低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人口結構正逐年老化,而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也伴隨著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而逐年增加。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和一般骨折的治療大為不同,老年患者常合併有慢性疾病,使用多種藥物,加上骨質密度及肌肉力量的不足,手術後無法早期復健活動,因此伴隨著較高的術後合併症及死亡率。根據我國的統計顯示,國人男性髖部骨折病患在一年內的死亡率為22%,女性則為15%,相較於同年齡者的平均死亡率(約2-3%)要高出許多,而且超過一半的患者在髖部骨折後的1到2年內活動能力仍然顯著的受限,僅有約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回復受傷前的功能。

高齡患者共病多 整合照護訂康復計畫

為了因應高齡骨折患者照顧的衝擊,在20世紀中葉,英國首先引入了高齡骨科整合照顧模式的概念,過去20多年來整合照顧模式不斷的進步,並且受到國際間的高度重視。研究指出高齡骨科整合照顧模式能有效的減少住院天數、手術等待時間、再住院率、手術和醫療併發症、醫療成本及增加存活率。

因為老年患者在臨床照顧與社會支持上的複雜性,在治療上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之間的密切合作,採用不同於年輕患者的治療方式,於手術前對於高齡患者進行周全性的評估,並對患者進行生理疾病的控制及藥物的調整,除了骨折治療的傳統目標之外,還要為患者訂定最合適的康復計劃,以減少住院的需要,並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的社會環境。

骨科、老人醫學科為主體 整合次專科提供服務

國內近年來也有多家醫療中心推廣高齡骨科整合照顧,以骨科及老人醫學科為主體,整合各次專科醫師,並搭配復健科、藥劑師及營養師,提供高齡髖部骨折患者術前及術後的全人照顧。此外老人髖部骨折在出院後有很高的比率有再骨折率,因此出院後骨質疏鬆的治療及骨折的預防相當重要,對於骨質疏鬆骨折高危險群患者,骨科老醫整合共同照顧可同時提供骨折聯合照顧服務。

骨科醫師會評估後給予適當的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並定時追蹤患者的骨質密度及生活運動。老人醫學科科醫師會評估患者本身的疾病,判斷是否有影響骨質疏鬆的疾病或藥物,並給予治療調整。而個案管理師則會負責個案的衛教、追蹤、轉介、再評估等事宜。骨折聯合照顧服務來讓骨質疏鬆骨折高危險群患者接受完整的骨質疏鬆治療,避免再次骨折傷害。

於2018年3月我國的老年人口已達總人口數的14.03%,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而老年化的社會型態對於高齡髖部骨折醫療照顧上引起相當大衝擊。結合高齡髖部骨折骨科老醫整合共同照顧及骨折聯合照顧服務,能夠提供高齡骨折患者全面的照顧,大幅的提昇高齡骨折患者照顧品質,讓患者早期回復健康的生活。

(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主治醫師李天慶、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松彥提供)


【延伸閱讀】

長日照機構住民 骨鬆及骨折高危險群

疫情下難以維持骨本 骨鬆骨折怎麼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為糖薑片-來源foodnetwor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所以,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裡呆久後,吃生薑...

閱讀詳情 »

陳女士已經32歲了,4年前生了一位男孩子,夫妻兩決定不再要第二胎了,於是就決定讓妻子戴上避孕環,。 可最近陳女士發現肚子越來越大了,而且已經3個月沒有來月事,擔心之際便到醫院做檢查,意外的是陳女士居然被檢查出已經懷孕2個多月了。 (圖片僅為示意圖)陳女士對醫生說:我4年前就上避孕環了,是不是檢查錯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8歲空姐自我檢測發現左側乳房有腫塊,且在3~4個月內從1公分變成3公分,幸好及早就醫診治,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台南市立醫院外科醫師方儀君表示,相對於其他癌症,乳癌存活率相對較高,經由完善治療後,在零期、一期及二期存活率高達八、九成,顯示早發現、早治療的重要性。 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38歲女性結婚4年,好不容易懷孕又流產,檢查發現罹患亞臨床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經藥物治療,目前已懷孕4個多月,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謝昌興表示,甲狀腺功能低下常導致排卵異常,不孕的機率較高,即使懷孕也有可能導致流產,也會影響新生兒智力的發展。 甲狀腺功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