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秋月圓人也圓! 中醫師曝快速瘦身秘訣

中秋月圓人也圓! 中醫師曝快速瘦身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台灣疫情逐漸受控又逢中秋假期,大家生活慢慢回歸正常的同時,這段時間因為防疫宅在家的你,不管是線上上課還是WFH,很有可能早已習慣過著一邊做事一邊吃零食,整天抱著電腦或手機,最大運動量就是走路距離從房間到洗手間,長久堅持養身瘦身完全歸零。若是不想要見到哈哈鏡中的自己,中醫師林朝慶建議均衡飲食並採用中醫療法,亮麗返回工作崗位。

防疫期間放肆吃喝 中秋又暴食容易胖上加胖

新冠肺炎疫情在台肆虐期間,許多公司改採居家上班,不僅得要抵抗家裡其他各種誘惑,如電視、電玩、發懶、甚至是小孩的干擾,還有最可怕的後遺症,不自覺的工作焦慮、隨時都在進食,甚至拿起手機就叫外送,導致身材不自覺的發胖;那恢復正常生活的同時,是不是只要少吃點或是斷食就可以快速恢復身材呢?

對此,中醫診所院長林朝慶醫師表示,暴食之後的瘦身減重並不是只要吃的少就夠了,攝取熱量過低並不會增加減肥速度,極低熱量飲食(800大卡之內)會造成低血壓、怕冷、皮膚乾、便秘、情緒不穩等,不但容易造成復胖,更會造成復胖後再次減肥困難。

中醫學理認為,形成肥胖的原因在於「不均衡的飲食及不良生活習慣」,防疫期間宅在家裡,可能擔心疫情導致焦慮暴飲暴食、家裏買一堆食物囤積,或是拿著手機就叫外賣,種種原因完全符合容易形成肥胖的主因。林朝慶醫師強調,健康的飲食觀念是營養均衡,飲食要適時適量;享用健康的美食是人生中少數的美好體驗,不需要為了減肥而剝奪它,但也不要被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影響而暴飲暴食。

中秋烤肉如何瘦?運用「補」及「調理」 配合埋線自然瘦身

如何歡慶中秋不掃興,想吃烤肉、月餅,又得要減輕身體負擔?狂歡過後要如何健康的快速瘦身呢?林朝慶醫師表示,中醫減重療法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違背人性,採取自然的方式,搭配中醫調理及穴位埋線,自然而然降低食慾,增加飽足感,幫助減肥者減輕生理及心理負擔,運用調理身體的概念,在輕鬆的狀態下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林醫師進一步說明指出,中醫減肥療法就是為了幫助減肥者改善體質,進而擺脫上述不健康的習慣而建立;目的在於養身健康,減肥只是間接達到的效果,與坊間盛行的各種減肥法辛苦追求體重減少1、2公斤的目的大相逕庭。

中醫的穴位埋線減重是針灸減肥的延伸治療,結合傳統針灸及現代醫學工具,透過穴位埋線雕塑身形。一般針灸減重需每天治療,但透過穴位埋線,能以線代針、引起長效針灸感,達到健脾益氣、疏通經絡、溫中散寒、調和陰陽氣血的作用,穴位埋線讓身體容易肥胖的部位,例如:小肚子、大腿、手臂、後腰部、小腿等等,讓身形更加結實及健康美麗。

穴位埋線減肥常使用與脾胃經相關的穴道,例如足三里、三陰交、關元等,但因為每個人體質和想改善的肥胖位置不同,所以實際埋線穴位也不盡相同;通常埋線後,若生活作息很正常,經驗上一般人1個月約可減肥3~5公斤。


【延伸閱讀】

中秋連假大吃大喝 胃酸分泌過多怎麼辦?

中秋烤肉紅眼如月兔,醫師授護眼技巧拒當乾眼糊矇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66歲的張姓婦人20多年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關節逐漸變形造成行動受限,不僅肌肉萎縮,關節也逐漸變大,看起來就像關節上有一顆小饅頭。不但體重下滑,關節發炎疼痛,甚至因為行動上限制導致合併肌少症,晨起也會因為關節僵硬而甚麼都無法做,甚至連連上廁所都需要家人抱。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今天舉辦「第三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事人員頒獎典禮」,公開表揚對於守護民眾健康有卓著貢獻的醫事與社工人員,政務次長何啟功除對於得獎人克盡社會責任與善盡公醫使命的敬業熱忱予以肯定外,同時,也期勉所有部屬醫院的同仁能持續為營造更優質與安全的醫療環境而努力。頒發給62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民眾對於A型肝炎的認知不足,且40歲以下年輕族群大多未曾感染A型肝炎、缺乏保護抗體,國內A型肝炎疫情有上升趨勢,甚至較歷年同期來得高。醫師指出,民眾以為兒童不需注意A型肝炎問題,其實兒童仍有得到A型肝炎的風險,建議出生滿12個月的嬰幼兒,應接種A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近來網路瘋傳一段影片,影片製作者宣稱自己父親進行生酮(低醣)飲食,之後血糖值大幅下降。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指出,碳水化合物為葡萄糖主要來源,而大腦運作最需要的,就是葡萄糖,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雖然可以讓血糖下降,但卻會造成身體負擔,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或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