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長者快速失能2大主因 醫:腦中風及骨鬆性骨折

高齡長者快速失能2大主因 醫:腦中風及骨鬆性骨折

【NOW健康 王澍清/花蓮報導】全球高齡化趨勢下,老年人疾病逐漸受到重視,特別是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許多銀髮族常罹患多重慢性病症,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主治醫師許晉譯指出,在治療藥物選擇,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為病人量身訂定,例如容易造成腦中風的心律不整也就是心房顫動,此患者會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腦中風,高齡整合照護科除了可一站式評估高齡長者腦中風預防藥物使用、抗凝血劑的選擇以及劑量是否正確以外,同時能夠進行骨折風險評估以及骨質疏鬆早期介入的治療。


醫師表示,在臨床上,腦中風及骨質疏鬆性骨折,是造成高齡長者快速失能的2大原因。花蓮慈院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心房顫動病人預防腦中風服用的抗凝血劑藥物中,與傳統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相比,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能降低病人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這除了提醒醫師在腦中風預防的藥物選擇上,新型抗凝血劑有較多的優點外,並注意高齡長者在骨折預防以及骨質疏鬆介入的重要性。


許晉譯醫師說明,目前骨質疏鬆的檢查十分簡單,也有好的藥物可以透過保持骨頭密度,來減少骨折發生的機會。病人不必因為擔心抗凝血劑似乎和骨折以及骨質疏鬆有關聯性,就不去使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腦中風。還有許多罹患腦中風長輩中,因為腦中風造成半側無力而跌倒,跌倒後才被發現有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問題。因此病人要如何預防腦中風還要兼顧保骨,就要交給專科醫師來照顧。


許晉譯醫師表示,跌倒是造成老人骨折的常見原因,只是意外常常無法預測,要預防跌倒引起的失能,最好的方式還是經由檢查早期辨識骨質疏鬆、適時補充維他命D以及鈣質、正確使用骨鬆藥物治療,才能降低骨折憾事。


因銀髮族易罹患多種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房顫動、腎臟病、糖尿病、失智症等常見疾病,因此用藥的選擇需要更周全的評估,高齡整合照護門診除了可提供一站式評估高齡長者的疾病量身訂定藥物,包括腦中風預防藥物使用、抗凝血劑的選擇以及劑量是否正確以外,同時能夠進行骨折風險評估以及骨質疏鬆早期介入的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自費檢驗新冠有條件開放 適用6大對象符合資格可申請
冷泡茶易喝進農藥? 顏宗海:脂溶性農藥不溶於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曾染冠狀病毒新冠防禦力增? 張上淳:實證研究不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為因應防疫,避免群聚,教育部於18日投出震撼彈,宣布高中以下暫停到校,改採線上教學,遠距授課,一票已有請假打算的家長覺得鬆一口氣,一票雙薪家長無法說請就請假的感到無所適從。面對全新的生活型態,民眾們難免惶惶不安或適應不良,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常務理事暨媒體公關委員會召集人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這我不會用耶!」疫情警戒升級,全面實施實名制,出入超商、餐廳、賣場等地方時,需以手機掃瞄店家QR CODE,填寫個人資料,但許多中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這項功能。 為此,行政院研發出「簡訊實聯制」,操作簡易,不留個資,從執行到完成僅需5秒鐘,也能適用於沒有照相功能的手機...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小時候只要一回到家,阿嬤總會立刻變出切好的水果拍打餵食,縱使吃完了飯,肚子已經撐到圓滾滾,阿嬤仍然會再端出水果,試圖繼續餵,往往離開時總會再胖個2、3公斤。也讓身形較圓潤的人或動物,都被網友通通冠上「阿嬤養的」稱號,然而這超狂餵食法,就讓營養師黃君聖看不下去,大呼「全都過量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新增本土267例,各縣市均有確診患者,為加強相關防疫措施,即日起至5月28日,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請全國民眾配合,嚴守社區防線。同時呼籲,無症狀、無活動史、無接觸史者請勿前往篩檢,若是篩心安,反而增加群聚風險。全國一致升至第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