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疫情警報何時解除? 民眾落實防疫並內化是關鍵

新冠疫情警報何時解除? 民眾落實防疫並內化是關鍵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即便在敦睦艦隊的可能衝擊下,沒有辦法排出社區有無症狀感染者,台灣再1日沒有增加新冠肺炎感染者,社區疫情能推斷大致朝向穩定。面對即將來臨的五一勞動節假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心情放鬆,但防疫警覺不能放鬆,期盼政府防疫政策能內化成民眾行為,讓防疫成績能繼續維持。


五一假期心情放輕鬆 防疫不可放鬆


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五一勞動節假期希望讓民眾心情放輕鬆,但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都要維持,希望能將政府防線慢慢退到個人,民眾把防疫措施變成生活準則,就算有傳染病在社區零星發生,藉由民眾高度防疫意識,盡可能切斷病毒持續散布,就不置於發生大規模疫情。


陳時中強調,不斷說幾天「零確診」意義不大,但仍然值得讓大家高興,可是最終仍然要看民眾有沒有良好的防疫習慣,讓疫情圍堵能從政府規範,轉變成民眾「自己」行為,就能慢慢讓生活開始正常化,就算有社區零星案例,心裡也都有準備,醫療量能也都夠處理,大部分人生活就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


口罩日產1,700萬片 剛好與每日配發打平


陳時中特別說,如果戴口罩變成常態,民眾個人防線做好,社交限制就可以慢慢放鬆,如果藥物與疫苗能夠開發出來更好。目前口罩每日約生產1,700萬片,正好能打平每天釋出口罩所需,包含藥局、網路銷售、醫療需求、與商業活動,但也不敢大意,仍然會擔心口罩生產機器如果有狀況,就會影響口罩生產量。


企業希望防疫政策慢慢鬆綁 指揮中心:再撐一下


因疫情緣故,許多行業都在「渡小月」,甚至許多店家或公司行號沒有收益負擔成本,選擇倒閉或收攤,各界都相當關注政府什麼時候能放鬆管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目前會持續觀察民眾自主管理與疫情,現階段仍然拜託業者可能要辛苦一點,再撐一下,特別娛樂場所需要再配合一下政策。


更多NOW健康報導
為何不普篩? 阿中部長「數學課」開講讓數據說話
連假別往人多地方去 「1968」APP提供熱門景點警示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給我一拳 我要睡好覺 2020/01/14 13:00 記者|黃淑華  圖|黃淑華、網路拍攝地區:台灣高雄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過失眠的經歷。睡眠是身體進行調整、修復的過程。藉由好的睡眠得以修護身體機能,讓身體維持正常運作。臨床研究證明,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人體中風的風險增大,也與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手機的普及,培養出許多低頭族,於是肩頸痠痛、頭痛、眼睛疲勞的病患越來越多,就連小學生也會肩頸痠痛!這個不可忽視的警訊起因於「姿勢不良」!根據《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高體溫」讓你年輕10歲!》一書表示,骨骼是身體的根基,人體約有兩百塊骨骼,每塊骨骼都有正確位置。一旦...

閱讀詳情 »

根據調查指出,在台灣每10對伴侶,便有1至2對為不孕所困擾的經驗。有一名26歲女性長達四年月經沒有,本應無法懷孕的個案。西醫婦產科判斷她的子宮內膜嚴重萎縮導致閉經,子宮內膜厚度過薄難以受孕。但所幸患者與中醫師配合都很有耐心並未放棄,經過約半年治療後,基礎體溫出現雙相、明顯高低溫差,且整體趨勢近於正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近幾年來,佛跳牆似乎成為國民必備年菜,但價格不斐、熱量也偏高,因為鳥蛋、排骨、豬腳、芋頭等食材均先油炸再燉煮,專家建議適當食用即可,且喝湯前先刮掉上面一層浮油,能減少不必要的熱量。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表示,在圍爐團聚時,常不自覺食用過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