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是黃疸還是膽道閉鎖? 寶寶便便顏色可得知

是黃疸還是膽道閉鎖? 寶寶便便顏色可得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新手爸媽看過來,寶寶便便顏色可得要瞧仔細,以利爭取更多黃金治療期!ㄧ名剛出生第10天的小米,媽媽在替他換尿布時發現其大便顏色偏淡,加上當時仍有黃疸現象,因此比對兒童健康手冊內的黃金九色卡後,趕緊帶小米就醫;經抽血檢查後發現,其直接膽紅素及總膽紅素比值偏高,確認是膽道閉鎖引發的膽汁滯留性黃疸,所幸及早接受手術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

新生兒膽道閉鎖 及早治療10年存活率達7

根據文獻指出,台灣每年約有30-40名新生兒罹患膽道閉鎖,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2,高居世界第二位,其致病原因仍未清楚,可能是先天性異常或感染及發炎所造成。而膽道不通,膽汁將無法排出滯留在肝臟,進而影響肝功能,造成灰白或淡黃色大便,若未接受治療者,多數會在2歲前死亡,是兒童肝病死亡與換肝的第一大原因;若能早期篩檢,並於60天內接受葛西手術,依日本研究顯示,其10年存活率可高達73%。

膽道閉鎖易誤認母乳性黃疸 延誤就醫恐致命

血液中紅血球的代謝分解產物「膽紅素」,會經過肝臟處理排出體外,但因新生兒的肝功能尚未成熟,處理膽紅素能力較差,無法代謝的膽紅素會造成皮膚及眼白泛黃,即所謂的黃疸。一般而言,黃疸在寶寶身上相當常見,出生後第2-3天出現,第4-5天達到高峰,約2週消失,而哺餵母乳會使得膽紅素的代謝延長,造成母乳性黃疸,約須2-3個月後才會消退,但膽道閉鎖的寶寶,常被誤認為母乳性黃疸而延誤就醫。

善用嬰兒黃金九色卡 便便黃色或綠色才正常

家長可將寶寶的便便及兒童健康手冊中的黃金九色卡在日光或白色燈光下比對,便便呈現黃色或綠色才是正常的。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寶寶出生第14天,黃疸持續不退或大便顏色出現淡黃色或偏淺色就要注意,如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對辨識嬰兒大便顏色有任何疑問,也可撥打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ㄧ旦發現便便顏色不對,就應盡快帶寶寶請教兒科醫師,讓醫師來診斷寶寶的健康狀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秋冬流感是流感疫情高峰。疾管署宣布,12月1日起至明年3月31日止,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增加「高燒持續48小時類流感患者」及「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二類,並將視疫情狀況隨時調整延長適用期間。 上周流感添1死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自7月1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42歲才成功產下一女的儲小姐,求子之路艱辛,每個月都因害怕面對驗孕的結果而精神焦慮,近乎崩潰,隨著晚婚的人口愈來愈多,台灣已婚婦女第一胎的年齡也逐年上升,讓自己暴露於極高的不孕風險。拜現代生殖科技之賜,提升了不少高齡生產的成功率,但在不同的年齡層,除了試管嬰兒療程外,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截至今年11月底,國內新增愛滋病毒感染人數計2127人,累積感染人數達3萬833人,目前存活人數為2萬5810人,其中逾7成是15至34歲青壯年族群,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者,高達9成6。 巨大紅絲帶燈飾響應 每年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疾管署昨晚外牆首度點亮巨型紅絲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僅有3歲的阿勇(化名),因父母無法親自陪伴孩子成長,只好委託親戚幫忙照護,但社會局社工訪視阿勇時,只見他骨瘦如材,詢問原由,代為照顧的親戚卻說,阿勇脾氣倔強、食慾差、腸胃也不好,「吃什麼就拉什麼」,只願意吃稀飯加鹽巴,體重更是只有7公斤。 家庭功能不佳 身心發展遲緩 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