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日海邊戲水 遭水母螫傷快這樣做

夏日海邊戲水 遭水母螫傷快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炎熱夏天,許多民眾喜歡到海邊戲水,最近有不少人被水母螫傷,其中一名高中女生,就是在海邊玩水上活動時,遭水母螫傷右腳,疼痛難耐,趕緊就醫,所幸僅是一個刺的刺傷;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李世光指出,若不慎被水母螫傷,第一時間應用毛巾或衣服沾海水清洗,盡快去除體表的刺絲胞,千萬不要用手去觸碰,否則恐造成二度螫傷。

螫傷傷口 可使用小蘇打舒緩症狀

若去除水母刺細胞的活性後,還得將附著在皮膚上的刺細胞或是觸鬚移除,若是肉眼可看見,可使用小鑷子等尖銳物品移除,並用海水沖洗;李世光醫師表示,接著可冰敷患部,避免搓揉,幫助降低不適症狀,若有小蘇打、醋或硼酸可使用,也能幫助緩解遭某些種類水母螫傷的症狀。

僧帽水母觸手含毒性 皮膚碰觸恐劇痛

螫傷人的水母主要以僧帽水母為主,不僅擁有直徑約10公分的藍色透明器囊,長達1公尺以上的觸手更充滿毒性;李世光醫師表示,當水母攻擊時,會射出含有毒素的刺絲胞,一旦人體碰觸,肌膚就會出現條狀紅疹,甚至水泡,患者會出現紅腫、劇痛、發癢等症狀。

從事水上活動做足防護 不怕水母來找碴

因此,民眾若要去海邊戲水,除了選擇有救生員且急救設備充足的地方,若發現水域出現水母的觸手,或類似塑膠袋載浮載沉的物體,恐是大群水母出沒,應趕緊上岸,即使是沙灘上死掉的水母,也避免接觸,以免觸鬚仍含有毒液;李世光醫師呼籲,避免聽信用尿液塗在傷口上等傳言,且協助的人也應包著浴巾等來移除觸鬚,去海邊活動時,建議可穿著潛水衣、手套及蛙鞋等保護身體皮膚,多點注意,就能開心從事海邊活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7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終獎金領多少?什麼時候升官?許多女婿過年回娘家,親戚閒聊時總是會詢問類似的問題而倍感壓力!心理師指出,有別於媳婦回婆家過年,要擔心如何準備年菜、協助大掃除等家事,女婿回娘家最大的壓力來源,則是親戚間對於成就的比較。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表示,女婿回娘家過年主要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農曆年節期間,不少民眾都有和親友打麻將的習慣,當打的正入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捨不得起來,尤其當運氣正好時,就算尿急,也常有人選擇憋尿、置之不理。泌尿科醫師提醒,憋尿憋太久,小心罹患急性膀胱炎,建議至少每三到四個小時,就得起來上個廁所!膀胱炎可說是為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人子女,可得要注意家中老父是否有攝護腺肥大的困擾!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統計,50歲以上男性,約有75%會有良性攝護腺肥大問題,且超過半數會有不同程度勃起功能障礙,而年齡愈高,發生的比率愈大;醫師提醒,攝護腺肥大是一種「長壽病」,若有攝護腺肥大,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有近視王國的稱號,根據國健署調查,小六生就有 2/3有近視;由於有研究顯示,缺乏戶外活動為近視的危險因子,而增加戶外活動則可能具有保護效果。因此,國健署呼籲,家長應帶家中幼兒每天戶外活動至少2-3小時,避免幼兒黏著螢幕,以預防兒童近視的發生和惡化。依據國健署99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