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泡泡腎讓男子腎臟越長越大 自體顯性遺傳占9成

泡泡腎讓男子腎臟越長越大 自體顯性遺傳占9成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50歲的陳先生是位患有泡泡腎的病人,雖然定期由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吳佳純追蹤控制,但過去幾年來腎臟尺寸快速增大,腎功能也每況愈下,被告知離規律透析的時間恐怕只剩1年。而晚婚的緣故,孩子才10歲大,陳先生擔心遺傳將導致孩子在中年時期就得面對腎臟衰竭的狀況。


泡泡腎在醫學上是種多囊性腎病的俗稱,9成病人為遺傳疾病,以自體顯性遺傳為主,約1成的病人來自於自身基因突變。病人在出生時腎臟功能與外觀皆與常人無異,但進入成人期之後將隨著年紀的增長,腎臟漸漸地冒出一顆顆的囊腫(形似水泡)。


一般來說,隨著年紀增長,腎臟有少數囊腫是常見的超音波影像,但多囊性腎病的囊腫數目會逐年增加到無法計數,使腎臟越來愈大,甚至超過正常尺寸2倍,也會因囊腫壓迫正常組織而漸漸失去功能。


病人除了因腎臟腫大引起腹部及腰部不適,也常有血尿,腎結石及泌尿道感染及高血壓等併發症。有些病人會同時合併肝臟囊腫,但大多不影響肝功能。多數病人在50歲左右因產生尿毒症狀而進入需要依賴透析治療(洗腎)的階段。


台灣需要透析治療的病人中,因多囊性腎病導致的尿毒症患者占約2.4%,比例雖然不高,但此疾病為自體顯性遺傳,對每位罹病者來說,子女有高達一半的機會得到此病。因此早期診斷多囊性腎病,及早控制與治療,盡可能延緩進入透析的階段是每位腎臟科醫師及病人的心願。以前只能等待病人成年後產生典型的水泡才能診斷,現有的基因診斷技術可助有家族史的病人在未發病前確診,以達到早期診斷。


過去對於多囊性腎病的治療包括大量喝水(每日3,000毫升)、限制鹽分及控制血壓等間接性的方法,使水泡生長速度減緩,但是效果不如人意。近年來醫藥界發現,透過抑制體內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可有效抑制水泡的形成,進而利用抗利尿激素的拮抗劑來治療,經證實可以減緩水泡形成及泡泡腎長大的速度,讓腎功能退化的速度約延緩3成。


吳佳純舉例,原本預估6年後需要透析的病人,在此藥物治療下,有機會延長至9年後才需要洗腎,而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但使用此藥物的病人會出現多尿情形,需要注意水分補充。此外,約10%服藥者會出現肝功能異常,需謹慎監測。除了使用新藥物減緩水泡增長外,良好的高血壓控制絕不可缺,才能使藥物發揮更好的效果,更能減少病人因為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併發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為何不普篩? 阿中部長「數學課」開講讓數據說話
連假別往人多地方去 「1968」APP提供熱門景點警示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台北市松山社區大學成果發表會暨2022年敬老關懷園遊會於1月15日盛大舉行,此次活動由財團法人泛美國際文教基金會主辦,當天吸引廣大民眾熱烈參與!為響應公益、推動社區運動,基金會董事、同時也是晶璽健康事業集團董事長何修榕特別在現場設立健康服務站,提供民眾做三高健康檢測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冬天到了,為了維持體溫,身體需要更多的熱量,就導致天氣冷的時候食慾更好,也更容易將熱量儲存成脂肪。如果不希望春夏來臨時,自己的身材羞於見人,在冬天存儲精力的同時,也得控制好食慾。第一妙招:隨時補充水分人的身體組成有七成以上都是水,多喝水是保持身體健康一大要素。冬天氣溫低,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面對疫情尚未趨緩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型態也跟著改變,除了健康,也越來越多人正視情緒與心靈健康的重要性,事實上,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如一個主控室,如同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每一種情緒就是一個人格,遇上不同場合時,主要控制局勢的情緒角色就會站上主控室來主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人們的生活習慣因疫情帶來許多改變,這兩年大家追求健康的態度也更顯積極。而在掌握健康與運動的同時也想擁有紓壓放鬆的時刻,「小酌」正是許多人享受生活、放鬆心情的選擇。小酌挑低熱量酒 高纖、高蛋白質食物降酒精吸收復健科診所院長王思恒表示,增肌減脂不代表完全不能享受美食並且滴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