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魚刺竟穿過小腸!老年安全吃魚有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魚刺竟穿過小腸!老年安全吃魚有撇步

小腸長出一根避雷針?81歲的黃姓老翁有失智症,某日右下腹劇痛就醫。家人也不知怎麼造成,經回想才想到3天前曾吃過魚。因為老翁失智言詞反覆,但X光片看不出明顯異狀,電腦斷層才發現疑似有根異物穿刺小腸,緊急手術果然發現一根魚刺穿破小腸,如直立的避雷針。因為延宕3天才就醫,該處小腸化膿感染,切掉20公分小腸,若再拖延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送命。

失智導致進食感知能力較差 吞進4公分魚刺

衛福部彰化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明昌表示,異物應是魚刺,穿過小腸引起腸液外漏,還出現腹膜炎症狀,只得緊急手術。打開腹腔,赫然發現小腸被一根約4公分的魚刺穿透,出現如避雷針畫面。該處小腸已化濃,無法局部修補,只好將感染的20公分小腸切除,再進行截斷處重接的吻合手術。小腸全長約400公分,主要對食物進行消化及吸收,少了20公分影響不大。

一般若外來異物刺穿小腸,會造成腸液流出,肚子很痛,變成腹膜炎,若不馬上處理,還可能演變成敗血症,有生命危險。上述個案或許2至3天前就開始痛,但病人失智感知能力不足,造成延宕。所幸還能及時手術,黃姓老翁住院12天後出院。

老年人吃魚 烹調大塊無魚刺搗碎後再吃

如果魚刺細小根本穿不透小腸。但該魚刺長達4公分,照理說進到嘴中不難發現,進入喉部也應該有感覺,但病人完全不知情,應該是年紀大又失智導致嚼食敏感度大幅退化。老年人吃魚,最好烹調大塊無魚刺的魚種,搗碎後再給老人家吃會比較安全。臨床上吞食異物的病人以精神疾病患者和受刑人最多,但老人家因為各項功能退化,誤食異物較嚴重,以魚刺和雞骨頭情況最多。

余明昌主任強調,如果異物位置在內視鏡可取出的食道、胃、直腸等處就直接以內視鏡取出,如果已經到了小腸,通常可以從肛門排出。但如果產生腹痛或觀察3天還無法排出,就得要手術取出,不然一旦引發腹膜炎,就有敗血症的可能。

 

【原文章請見:魚刺竟穿過小腸!老年安全吃魚有撇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類流感門急診人次連續2周下降,雖然疫情漸緩,疾管署仍呼籲民眾千萬別掉以輕心,一定要持續保持良好習慣,5大關鍵時刻勤洗手,生病一定要在家休息、出現危險徵兆盡速就醫,才能免除流感威脅。 目前流行病毒以H3N2為主 疾病管制署表示,根據上週就診人次資料顯示,急診人次較前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80歲張姓老婦超過3年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直到如廁習慣改變才發現原來是子宮頸癌末期!彰化縣80歲張姓老婦,去年6月起出現小便、大便出血、小便無法順利排出的現象,被醫院診斷為子宮頸癌末期,評估只剩3個月壽命。醫師表示,只有每年定期做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9公...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過了小暑表示真正進入夏天,高溫的夏天容易導致熱傷害,加上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臺灣常伴隨高濕度的氣候,戶外工作者經常曝曬於豔陽下,如果不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又大量流汗,就可能造成脫水。 學會5招自保抗暑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戶外工作者要預防熱傷害,5點作好自我保護:...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35歲的小陳最近常常走到一半突然腳沒力,平常必須靠吃止痛藥緩解腰痛,最多甚至一天要服用多達6顆的止痛藥,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幾年前因趕著送貨,不小心跌倒傷到脊椎,因為沒有特別治療因此落下病根。往後只要一搬重物就開始腰痛,起初以為只是閃到腰,吃顆止痛藥就好,長期下來卻愈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