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黑豹殞落!大腸癌患者年輕化 有家族史一定要檢查

黑豹殞落!大腸癌患者年輕化 有家族史一定要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飾演漫威超級英雄「黑豹」的查德威克鮑斯曼(Chadwick Boseman),在29日驚傳因大腸癌逝世,享年43歲。根據106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已連續蟬聯12年十大癌症首位,全台每年有1.5萬人確診為大腸癌,平均37分鐘就有1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高雄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陳鴻華說,罹患者的確有年輕化的趨勢。

腸癌患者年輕化 發現時多已晚期

以往大腸癌患者多為60至70歲,近年明顯出現年輕化的趨勢,40、50歲的患者增加,陳鴻華醫師表示,因年輕人相較於長者較少定期健康檢查,即使有症狀也很容易被忽略,使得因症狀嚴重時發現多已是晚期,治療也較不易。這跟長期生活型態不良也有關聯,如抽菸、飲酒、高油低纖的飲食、長期吃燒烤等致癌物、體重過重等。

不明原因貧血腹痛要就診 家族史提前十年檢查

他提醒,若是有不明原因的長期貧血、腹痛,都一定要就診,至少要做大腸鏡的檢查確認沒事;有家族史的民眾更要特別注意,若是父親在50歲時罹患大腸癌,兒子則必須提前10年,也就是40歲時開始檢查追蹤,才能在早期發現治療。癌前病變、0至1期的大腸癌,經由大腸鏡就能切除病灶,5年存活期高達90%。

糞便帶鮮血多為痔瘡 深色代表腸內出血

國健署宣導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讓民眾已經有糞便帶血為大腸癌的觀念。但陳鴻華醫師說,大便帶血其實大部分都是痔瘡,若糞便跟血液沒有混在一起,且是絲狀鮮紅色血液,是因為大便排出時壓迫痔瘡出血;反之若糞便中混有深紅色血液,就代表腸子內出血,有可能是腫瘤,不過他也提醒,真正能看到深色血液時多半也已是晚期。

陳鴻華醫師呼籲,現代人生活習慣不良,壓力又大,若是沒辦法改善工作環境,也一定要盡量少吃過度烹調的食物,降低攝取致癌物,也要定期檢查,才能遠離大腸癌的死亡威脅。

【延伸閱讀】

 積極調整用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能順利生子

更年期不適!靠飲食補充雌激素夠嗎? 醫揭荷爾蒙治療重要性

超難纏「三陰性乳癌」有解 PARP抑制劑助續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乾眼症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幾乎每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乾澀不適症狀,但何種程度才算乾眼症?知名眼科診所角膜專家梁章敏醫師表示,目前可以藉由動態影像科技合併最先進的角膜分子生物科技染色,詳細鑑別診斷後,再依據病況討論決定治療方式,輕度患者經由不同組合的人工淚液,如水性含玻尿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肝癌是國人第二大癌症死因,每天約有15人因B型肝炎導致肝癌而失去性命,且在肝癌患者當中有高達70%的人是B肝,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雖然自1986年起,新生兒已全面接種B肝疫苗,但35歲以上中壯年和老年族群,是沒有接種疫苗的,因此目前台灣還有約180萬「B肝帶...

閱讀詳情 »

現在市面上的益生菌種類有許多,根據2021年的疫後保健食品市場調查發現(連結),消費者逐漸重視平時保健食品的補充,保健食品市場在2020疫情的下半年度成長率已達8%,而益生菌也成為居家必備的保健聖品。在挑選益生菌前,其實很多人都會抱持著很多疑惑,接下來就讓營養師帶你一一了解益生菌的正確觀念吧! 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以周產期醫療的專業判斷,胎兒每留在子宮內多1天,成熟度及存活率即能提升多一些。馬偕紀念醫院周產期及新生兒醫護團隊在疫情期間全力合作,為無法繼續安胎的雙胞胎產婦鄭太太,於第2孕期施行雙胞胎間隔生產,以提高胎兒存活率。 鄭太太腹中的雙胞胎相繼於妊娠23週及25週提早出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