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鼠蹊部長腫塊以為癌上身 原來喵星人惹出「抓貓病」

鼠蹊部長腫塊以為癌上身 原來喵星人惹出「抓貓病」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45歲的林女士數月前好心收養1隻小奶貓,因幼貓相當怕生排斥外人,以致於在照顧時常常被抓傷、咬傷,月初她發現右側鼠蹊部出現1個疼痛腫塊,原以為是惡性腫瘤前往血液腫瘤科求診,經轉介至感染科後診斷為「貓抓病」。在醫師給予抗生素及少量類固醇治療後迅速康復,並提醒秋冬是該疾病高峰期,愛貓人士要多當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貓抓病」是「韓瑟勒巴通氏菌」(Bartonella henselae)感染所造成的,主要流行季節為夏末及秋冬,該菌主要寄生在貓身上,可藉由貓蚤在貓群間傳播,本身對貓並不會造成危害,但傳染到人身上則可能造成發燒、淋巴結腫大、疼痛等,特別是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如小孩、老人、服用類固醇的病人、癌症病患、器官移植病人及愛滋病患者等,甚至會造成全身性感染。罹患此病的患者有超過90%在病史詢問中可以追查到曾有被貓舔舐、咬傷或抓傷的經驗。


鼠蹊部長腫塊以為癌上身 原來喵星人惹出「抓貓病」

▲夏末及秋冬是抓貓病的高峰期,愛貓人士要多當心。(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張為碩指出,貓抓病主要以巨環類抗生素治療,輔以少量的消炎藥(NSAIDs或低劑量類固醇),通常會於1至2周內痊癒。此菌感染後並不像病毒感染一樣可以獲得長期免疫力,因此若要避免反覆罹患此疾病,飼主應定期帶貓至獸醫院接受健檢,以預防及檢查寵物身上是否有體外寄生蟲。


另外,張為碩提醒,要定期清潔寵物以減少身上蚤類數量,透過限制外出維持乾淨飼養環境,降低寵物貓接觸病原,更重要的是,當與貓玩耍時被抓傷或咬傷,應立即赴醫檢查,避免後患無窮。


更多NOW健康報導
▸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高散光近視族群拒絕惡視力 高降度角膜塑型片成新寵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養生概念當道,許多愛美人士每天都要喝上一杯梅精、水果醋飲料,保持身體健康。一名25歲女性,因接觸瑜珈多年,但覺得自己筋骨僵硬,聽同練瑜珈的同學說,喝醋不但可幫助柔軟筋骨,還可幫助調整體質,於是早晚一杯水果醋、常吃醋做成的產品,;沒想到半年後,喝冰水竟牙齒痠痛到掉眼淚,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才出生七天的小男嬰,出現發燒、呼吸急促、食慾差,並發生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等痙攣情況,家長立即帶其就醫,檢查結果發現,小男嬰感染了乙型鏈球菌,造成細菌性腦膜腦炎及敗血症;經由抗生素及抗癲癇藥物治療,病況穩定後,又再接受抗生素治療三週,才逐漸獲得改善。乙型鏈球菌又稱為B...

閱讀詳情 »

瘦、瘦、瘦,我還要更瘦,但也要氣色看起來紅潤健康。現在的女性在享受瘦身之餘,不會一昧的把自己瘦成紙片人,而是希望看起來健康且氣色紅潤,營養師趙函穎認為要達到均衡飲食就要掌握”飲食金字塔圖表”,可以健康又不挨餓。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衛生署2011年7月6日公布最新「每日飲食指...

閱讀詳情 »

Text/美麗佳人 Photo/《穿著Prada的惡魔》電影劇照、韓劇《未生》劇照、電視劇截圖 不置可否,身處在台灣的上班族女性,平均工作時間愈來愈長,累積的壓力和疲憊也愈來愈多,假如、剛好妳是個工作狂、一忙起來昏天地暗、加上老闆指令密密麻麻、做事情也就那麼剛好很不順遂…當這一切同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