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咽癌治療後口乾又疏於保養 竟引發牙齦癌

鼻咽癌治療後口乾又疏於保養 竟引發牙齦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鼻咽癌在接受治療後,會造成唾液腺的功能減退,患者常會出現口乾、味覺遲鈍、嘴破舌破、咀嚼困難及增加蛀牙等副作用,不但可能因此造成療程的中斷,生活品質也會大受影響;臨床上,甚至有鼻咽癌病人因為後續沒有做好口腔衛生的保養,在治療完多年後竟因此引發牙齦癌,致使又得和第二個癌症繼續奮鬥!

鼻咽癌電療後會出現唾液腺減少的副作用

收治該名鼻咽癌病人的高雄長庚耳鼻喉科系鼻科主任羅盛典醫師表示,鼻咽癌是國人特有的惡性腫瘤之一,尤其是福建、廣東、香港與台灣這一帶都是好發的區域;台灣一年新發病例約一千五百至一千八百例,發生率大約是十萬人中就有十人罹病,是美國發生率的二十倍;而國人惡性腫瘤排名中,鼻咽癌大約是排名第十一。這位五十歲左右的男性因為鼻咽癌接受電療後,出現很嚴重的唾液腺減少的副作用,加上本來就有嚴重牙周病,使得口腔環境變得更形惡化,後續又疏於口腔清潔保養,進而導致牙齦癌的發生。

沒有菸酒檳榔史 也可能罹患鼻咽癌

相較其他頭頸部惡性腫瘤而言,即使沒有菸酒檳榔史,也可能會罹患鼻咽癌!羅盛典醫師指出,就曾有一位大學教授,本身作息正常、沒有不良嗜好,原本退休後要和老婆去環遊世界,卻不幸在退休的那一年被診斷罹患鼻咽癌。檢視鼻咽癌發生的危險因子,除了與EB病毒的感染有關外,和種族基因、喜食醃漬食物也有很大的關係。而目前鼻咽癌的治療是以電療為主,化療為輔;手術的考慮則是放在療程結束仍有殘存或復發時,而且由於鼻腔內的空間極小,周邊又有重要的眼窩、顱底及大血管等結構,所以手術的困難性也相對較高。多年前羅盛典醫師開始採用內視鏡微創的方式來切除局部復發的鼻咽癌腫瘤,術後副作用及成果都很令人驚豔,相關成果亦已數次在國際會議中發表。

引起牙周病會增加心臟病與中風機率

羅盛典醫師進一步指出,鼻咽癌電療後會有短期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與皮膚顏色改變,但是也有中長期副作用如唾液的大量減少,會因此對口腔衛生造成很的大影響,例如味覺遲鈍、經常性嘴破舌破、咀嚼吞嚥困難、增加蛀牙及牙周病等後遺症;其中,牙周病早已被研究認為將提高心臟病與中風的機率,更嚴重的就有可能像這名病患般又再引發牙齦癌。

以弱鹼性溫泉水漱口水保養可改善

鼻咽癌病人所出現的口腔唾液減少,目前並沒有單一有效的方式可以完全獲得解決,所以除了可以透過藥物及人工唾液緩解之外,積極的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則更是重要。羅盛典醫師強調,正常人的口腔唾液是弱鹼性,而酸性物質將會惡化口腔黏膜發炎與牙周病,由於鼻咽癌病人的唾液大量的減少,口腔很容易因日常飲食而呈現酸性,此時若是能使用弱鹼性成分的漱口水來保養,就能使口腔環境經常性的保持在弱鹼性,就有機會防止口腔黏膜的不斷惡化,而且不只是三餐飯後才使用,建議可隨身攜帶、隨時保養使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3歲的柯先生從年輕時就有排便流血的困擾,也接受過不少次痔瘡手術,但始終沒有好轉,年紀長了更演變成稍一出力就流血,反覆裂傷、疼痛。大腸鏡檢查確定腸子沒問題,但排便的困擾持續,近幾年已經惡化到不吃瀉藥就無法排便,而且一天要吃四到六顆,日前輾轉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發現柯先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國內本土疫情朝向平穩發展,各界殷殷期盼的便是解封那一天。然國際疫情嚴峻,中國大陸多地突發封城令,而香港的疫情仍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說明國際疫情現狀。 陳時中:現在談全面解封 實在太早 不過陳時中多次提到,國內將朝向放鬆管制的方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日新增2例本土確診個案,依照縣市區分,1例住在基隆但在台北工作,1例住在桃園。然因彰化出現確診者足跡,彰化市府也發表足跡圖表並進行清消。 桃園新增1例 職場採檢99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桃園新增1例本土個案,另有6例境外移入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45歲的彭先生是位工程師,因為工作忙碌三餐不定時也不定量,長期深受胃痛之苦,當胃痛發作時,就買成藥服用。結果某次因胃痛痛到站不起來,被家人送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急診就醫,經檢查診斷為消化性潰瘍。 新竹台大分院外科部林聖傑醫師表示,在台灣消化性潰瘍的盛行率約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