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子好塞不好睡! 這招除掉過敏性鼻炎之苦

鼻子好塞不好睡! 這招除掉過敏性鼻炎之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醫師,我鼻子好塞,吸不到氣,很不好睡』是最常在耳鼻喉科門診的對話。中山附醫耳鼻喉頭頸外科黃承楨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3成,三大症狀包含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其中鼻塞為最常見的症狀,其餘伴隨症狀包含睡眠品質不良、頭痛、張口呼吸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用藥症狀沒改善 下鼻甲切除傷口大、射頻術易復發  
黃承楨醫師說明,第一線治療為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噴類固醇。然而,部分患者用藥後,症狀始終無法改善。鼻塞的原因主要歸因於肥厚的下鼻甲組織,又稱肥厚性鼻炎或下鼻甲肥大。在過去,針對下鼻甲肥大的處理方法,包含傳統下鼻甲切除、射頻手術等等。傳統下鼻甲切除傷口大、出血量多,術後必須在鼻腔用紗布塞好塞滿,還須住院數天觀察。而射頻手術雖然手術時間較快,但術後易復發,且有傷口結痂問題,常伴隨鼻腔異味。
最新處理肥厚性鼻炎 微創旋轉刀內視鏡手術
目前最新處理肥厚性鼻炎的手術方法為微創旋轉刀內視鏡手術。原理是在內視鏡系統下,利用3mm大小的旋轉刀片及鑽頭將下鼻甲肥厚組織吸除,能精準移除肥厚組織,完整保留鼻甲黏膜。除了效果好,傷口小,出血量少,也大幅減少術後結痂的問題。
然而黃承楨醫師強調,部分肥厚性鼻炎患者除了鼻黏膜軟組織肥厚外,骨頭硬組織也會出現肥厚增生現象。由於旋轉刀無法移除骨頭組織,單純使用旋轉刀並無法有效緩解鼻塞症狀,此時必需在內視鏡下將肥厚的鼻甲向外偏折。文獻指出,鼻閥是由外側鼻翼、鼻中膈、下鼻甲3樣組織構成,佔上呼吸道三分之二阻力,對鼻塞影響最為重要,一般角度小於10-15度就會鼻塞,而微創旋轉刀合併內視鏡鼻甲偏折,能擴大鼻閥。
合併鼻中膈彎曲、鼻息肉 可同時矯正及切除
研究指出,無論在病患主觀的鼻塞問卷調查上,或是客觀鼻腔鼻阻力及截面積的測量,追蹤數年後,都能獲得較為優良的治癒力。手術時間約30分鐘,手術部分為健保給付,旋轉刀醫療耗材則需自費。術後飲食活動皆正常,一週內避免跑步、拿重物等激烈活動即可。
下鼻甲肥大患者,合併有鼻中膈彎曲問題,可同時在內視鏡下矯正。原理是將鼻中膈黏膜做一小切口,僅移除彎曲部分,剩下鼻中膈骨頭不動,因此不影響外觀及鼻子結構。此外,若有鼻息肉的患者,可利用導航定位系統一併將息肉切除。

【延伸閱讀】

高以翔讓人重新看見「猝死危機」 3大高風險群可考慮植入式去顫器預防

他二度腦中風 連話都說不清楚了!

放任飯後血糖飆高 拒吃青菜男終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1名39年次的張先生,因為急性心臟衰竭住院,一開始因急性肺積水差一點呼吸衰竭而插管,後來經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衰竭團隊治療後,病情慢慢好轉;但是,失眠以及心理的負面情緒不斷影響著病人以及照護者。後來醫療團隊將病人加入個案管理與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制定一系列個人化復健,也讓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七十多歲阿公搭公車時,因緊急煞車撞傷頭部,雖腦部影像報告顯示正常,但在兩週後,阿公開始出現步態不穩,尤其轉彎時容易跌倒,又經常跑廁所,也越來越健忘,家屬發現不對勁趕緊前往台大醫院再次檢查發現,腦室明顯變大,確診為水腦症。醫師表示,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透過引流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晚期肺腺癌標靶藥物開啟了「接力治療」模式!罹患肺腺癌的亞洲人中,每2人就有1人具有「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GFR)」基因的突變,針對這類型的突變基因,現在已有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可以治療,若能透過妥善地接力使用,不僅可延長標靶藥物使用時間,至於病人最關心的整體存活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國外旅客入境需要全面篩檢嗎?臺大公共衛生學院12日舉辦記者會,台大公衛副院長陳秀熙贊同入境全面篩檢,表示研究顯示「入境檢測+居家檢疫5天+再次檢測」可揪出99%案例;台大公衛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方啟泰則表示反對,強調境外篩檢反使民眾降戒心,關鍵是全民實名制戴口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