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整形不只是墊高而已 亞洲人常見整鼻4大關鍵重點

鼻整形不只是墊高而已 亞洲人常見整鼻4大關鍵重點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現在流行自拍、開美肌,但朵朵卻總是對自己的照片不滿意,原因是山根較低的她,常得避開正面與側面鏡頭角度,才不會顯得鼻子線條老是模糊不清,扁塌的鼻子也讓原本亮麗的大眼相形失色,連帶視覺上臉部輪廓的整體比例也變得寬大了些。


鼻子位居臉部正中央,常是視覺的重心。開業醫師陳建業表示,東方人臉部較為扁平,鼻形不佳,以面相學來看,鼻形能改變臉型整體樣貌,也影響1個人的氣場與氣質。因此,鼻整形比起其他鼻部功能性與疾病的手術,困難度更高。


美國大師級鼻整形醫師Dean M.Toriumi曾說過,鼻整形基本術式大同小異,然而最終成果卻南轅北轍,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鼻整形不只有墊高鼻子,必須顧及周邊結構的關係位置,審美觀和醫師專業手法缺一不可,因為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全方位結構性鼻整形起源於歐洲,二戰後在美國發揚光大。而在台灣,擁有20年結構性鼻整形臨床經驗的陳建業醫師表示,因為亞洲黃種人與西方白人不一樣,針對亞洲人鼻整形影響整體顏值的關鍵,歸納出以下4大重點:


1.眉心:很多東方人眉心凹陷,易顯愁容,眉心高度與額鼻角介於110至130度之間,額頭呈現自然弧形,就能兼顧鼻整形的整體美感。


2.眉弓:東方人普遍眉弓偏低,眉弓突起除了可先用玻尿酸填補,也能用手術做出永久的完美眉弓。


3.植入材質:台灣過去的鼻整形手術常置入L形矽膠,外觀顯得假假的不自然,東方人要做出臉部立體度,自體肋軟骨是最好的材料,排斥性低,能與人體完全融合,還能兼具鼻樑與鼻尖射角的最佳延伸,呈現出自然線條。至於異體肋軟骨則是次選,但不會在胸腹部留下疤痕,手術可在1.5至2小時內結束,可以說整個手術小很多。這類材料在牙科、骨科都應用廣泛。陳建業醫師在2009年,也曾使用廠商贊助的第一條異體肋軟骨,成功做結構性鼻整形術。


4.鼻翼:東方人天生多為鼻翼下蓋,鼻小柱退縮,鼻唇角呈現銳角,不若西方人線條俐落,透過打薄削減鼻翼,不留疤痕,則有賴於醫師專業技術與手法。且當鼻翼綁緊縮窄時,鼻尖會上轉,讓鼻子看起來變短,如何再讓鼻尖延長,有個漂亮的鼻珠,也是學問。


臉部的美應兼顧全臉的協調感,而非單一器官的美,除上半臉的比例講究,下半臉也不容忽視。嘴唇的厚薄可藉由玻尿酸填補或手術改變,而下巴後縮易顯得憨厚,不利於業務行銷,填充下巴也能增添穩重、更顯自信。整形若能兼具改善臉部與鼻形的比例,對顏值的提升則能大大加分。


天生的容貌不能選擇,後天的重塑則有機會能扭轉劣勢,陳建業醫師強調,鼻整形與整體顏面的組織息息相關,消費者應選擇能充分掌握臉部與鼻部組織構造的耳鼻喉科專科醫師,既能兼顧美觀,又更有安全保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疑似本土病例頻傳? 指揮中心:密閉空間務必戴口罩
▸全台高溫炎熱當身體有這些症狀 恐急性心肌梗塞警訊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病毒)爆發全球大流行,台灣雖然疫情趨緩,也於6月7日起大解封,但今後如何防止第2波疫情流行再起,依舊是難解的未知數。然而,在全球各國陸續推行解禁措施後,現行最可靠的防護,除了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就是努力讓自己提升免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來的社會事件再次讓思覺失調症受到矚目,醫師擔憂疫情成為病友不願就醫的藉口,而大眾對於病友的不理解更可能加重病友焦慮與拒絕承認的情況。病友協會這陣子也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疫情關係放無薪假,少了規律的上下班作息,白天活動量降低,思考能力、體力也會跟著下降,造成許多病友晚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4歲張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狀動脈阻塞進行過心導管支架置放,還有慢性腎臟病、感染等多重疾病,去年8月因下肢痠痛不適,敷用不明草藥治療,不慎引起下肢感染之問題,另至他處治療一個月,下肢仍持續發黑未獲改善,後續進行了右腳中趾截肢後,傷口一直癒合不佳。偶然看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又傳出有名人因心血管疾病而驟逝,其實要預防心臟血管疾病,關鍵就在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吸菸及過量飲酒或肥胖等,都可能埋下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因子,但其實佔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都可預防,不妨從「規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