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方法★「減脂」新觀念:間歇式缺氧運動減脂法

優氧:改善微循環,優化身體氧氣,增強自癒力

「減脂」新觀念:間歇式缺氧運動減脂法 

囤積過量的體脂肪,對血液循環及多種代謝症候群不利,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減體脂」比「減體重」有意義,因為減重減掉的可能是水分、肌肉、骨質,反而對健康有害;從美的角度來看,減脂對於身材的修飾效果也優於減重

相較於一個禮拜就能減重三~五公斤,減脂並不容易,因為體脂肪是儲備能源,像央行的準備金一樣,不會被輕易動用。這原本有利於生存機制,但對於頻繁進食的現代人而言,卻導致減脂的困難。

多數人採用的低強度運動,一般需要持續二十五~三十分鐘,身體才「準備開始」消耗脂肪。去公園散步三十分鐘,只消耗掉一些卡路里,不會真的減掉什麼脂肪。而願意也能做到每天持續運動一小時的人有限,使得低強度運動對減脂的效果可謂若有似無,可是採用高強度的運動,例如有氧運動,對體重過重的人容易造成關結損傷,對高血壓或是糖尿命患者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而且運動後食欲大增,未必能有效減脂。

但對於許多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而言,減脂不是為了美觀而已,而是確確實實關係到生命及健康。因此,如何研發出新的減脂方法,既不會因運動強度太高而危及患者,但又能確實減脂,是幫助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的重要課題。

為了達成在有限的運動量內減脂的目的,主要的策略得從「提高基礎代謝率+抑制食欲荷爾蒙」同時著手。「間歇式缺氧運動減脂法」是基於此一策略,並利用缺氧時三種與減脂有關的生理變化所開發的減脂運動法:

1.缺氧時,細胞的脂肪代謝率上升,可協助消耗脂肪。

2.缺氧時,更有助於練鍛肌力、耐力,可協助提高基礎代謝率。

3.缺氧時,食欲荷爾蒙的分泌受到抑制,可協助飲食控制。

 

間歇式缺氧運動的方法

飲食控制的作用在於避免「增加脂肪」,但想減脂,還是得配合一定強度的肌力、耐力訓練,才能增加酵素分解脂肪的效率,提高脂肪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並增加基礎代謝率。間歇式缺氧運動改良自運動員的高原訓練,變得溫和而適合患者及一般人使用,要訣是:

1.以「憋氣的方式」進行肌力強化運動。此處需要注意,是「強度足以增加肌肉量」的運動,不是甩甩手,晃晃頭、抖抖腳這種。

2.需「憋氣運動」到「快沒氣」時才能停下來暫時休息。

3.運動的強度及憋氣的程度必需要達到「休息時會喘氣」程度。

4.休息至不喘氣後才進行下一回合。

 

你不需要過於極端,要的不是「缺氧」,而是「間歇式缺氧」,換句話話,是要你「歇一歇」的。雖然我們確實需要對身體施加一點壓力,來誘發適應性的變化,但不需要過度。

 

本文節錄:【優氧:改善微循環,優化身體氧氣,增強自癒力】一書

 「減脂」新觀念:間歇式缺氧運動減脂法

 

作者/張安之

中正大學電機系學士、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碩士。

多項積體電路專利的發明人,歷任多家生技公司高階主管,扶輪社3470區美國加州矽谷團體研究交換團團員,扶輪社3470區2016~2017年度助理總監,現任智信生醫研發公司董事長。

 

作者/莊一全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所)助理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後助理研究員(2002年8月~2004年7月)。

 

作者/曾棋南

瑞典王國(Karolinska Institutet)心臟血管外科醫學博士。

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瑞典王國心臟血管外科兼任研究員。

 

本文出處。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因為家中有事而中斷舞蹈課的我為了想要有更好的體態和體能,從年後就陸續有在找尋合適的健身房。而一般的運動中心設備較陽春,設備較好的健身房又有入會費、手續費、月費的支出,開銷還蠻大的。板橋府中站附近的Magic Dreamwork Fitness 魔力夢工廠,有五星級的設備且收費便宜,不用...

閱讀詳情 »

正確的肌力訓練,在鍛鍊前請先做到六件事 開始之前,提醒大家在訓練時務必要注意下述事項,以便能更充份的刺激肌肉,用最小努力達到最大效果。 正確的姿勢,比次數更重要想對肌肉施加預期負荷以使之強壯,訓練時姿勢一定要正確,否則就訓練不到目標肌肉。因此,一開始請注意姿勢是否正確且確實,次數不是最主要重點。肌肉...

閱讀詳情 »

破解肌力訓練的迷思,教你正確健身想要實現理想體型,必須活動身體才能鍛鍊肌肉、燃燒體脂肪。但是未依照理論使用正確方法進行的話,恐怕無法看出成效。這部份為大家介紹常見的三個常見的迷思。 迷思1 走路或慢跑,能減去體脂肪嗎?似乎很多人「在意體脂肪的時候,會先去健走」。不管任何年齡或性別都能參與的健走,不需...

閱讀詳情 »

神經性水腫天氣忽冷忽熱,也會讓身體更浮腫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從春季進入夏季,或是從秋季進入冬季,身體不僅是在季節交替之際容易失衡,心情感到失落、缺乏幹勁、容易不安焦慮呢?大學新鮮人或剛踏入社會的新人,為了適應新環境,發生囤積疲勞或壓力的「五月病」,也是和季節變化一樣出現的身心不適。在季節交替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