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人工生殖易有多胞胎 子癇前症、早產率大增

人工生殖易有多胞胎 子癇前症 早產率大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台灣晚婚率高,使得晚生、不孕、需透過人工生殖的人數也相對增加,根據統計指出,人工生殖出生子女數已由87年的2,317位嬰兒增加到101年的5,825位,成長近3倍。但國健署表示,雖然生殖科技能協助許多生育有困難之夫婦完成生兒育女的願望,但人工生殖造成的多胞胎現象,卻會讓母親與嬰兒風險大增,因此呼籲想生要趁早,以免錯過適合生育年齡,增加風險。

努力一年無法懷孕 應盡速就醫檢查

我國102年男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32.0歲、29.7歲;分析102年之生育情形,其中生母初胎年齡為30~34歲者高達40.4%,35~39歲為13.5%,遲育趨勢相當明顯,且人工生殖統計資料顯示,102年接受人工生殖治療者中,35歲以上者佔57.8%。

據國健署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101年的人工生殖治療週期數為16,041個週期,不孕因素為輸卵管因素13.4%、其它女性因素40.8%、男性因素20.0%、多種因素(男女雙方皆有一些問題)21.9%、不明原因3.9%。

所以,國健署邱淑媞署長呼籲已婚夫妻,若發現在未避孕情況下,超過一年仍無法自然懷孕,最好及早就醫,瞭解原因,尤其是年過30的已婚夫妻,更是要把握生育時鐘。

我國胚胎植入數偏高 恐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

雖然我國人工生殖植入週期活產率,己超過先進國家水準,但胚胎植入數卻也相對的偏高,約有31.9%,因此,降低婦女發生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的併發症,在103年2月18日時修正人工生殖機構許可辦法,新增35歲以下一次植入2個以下胚胎達55%之規定,以減少一次胚胎植入數,避免多胞胎之發生。

母親產後出血、胎兒早產 多胞胎風險多

懷孕早期如有多胞胎,可能須進行減胎,其風險包括有3~7%流產機率、早產、出生胎兒體重較輕、早期破水、母體凝血功能不良、感染、敗血症、死亡等;而多胞胎生產的風險,則是產婦較可能發生貧血、高血壓、產後出血、敗血症、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的機率較單胎生產高。

另外,多胞胎新生兒的早產、低體重及新生兒缺陷或死亡方面機率亦較單胞胎高。因此,邱淑媞署長提醒,在施行人工生殖時,應與醫師充分溝通,瞭解實施人工生殖的必要性、方式、成功率、風險及併發症等,並選擇較合適的胚胎植入數,降低多胞胎風險,對於提升婦幼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冬季是過敏的好發期,除異位性皮膚炎、鼻過敏等症狀外,根據美國研究發現,還可能衍生睡眠問題。研究指出,超過8成的過敏兒難入眠、易醒,相較沒有過敏的寶寶,平均一天少睡2小時,累計一年竟高達730小時。 睡不好影響學習力 醫師:從飲食開始預防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3歲的李教授,在國立大學授課,由於長期使用聲帶,聲音沙啞已經有兩年的時間,本來不以為意,沒想到卻有逐漸惡化的趨勢。至醫院耳鼻喉科求診,經內視鏡檢查發現聲帶上有囊腫,導致了嗓音的異常。在醫師與討論後,於門診接受聲帶注射術,術後回診聲音已恢復,經檢查發現聲帶囊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入冬後強烈寒流連接來襲,心臟疾病患者人數急遽增加,救護車於路上疾呼而過的次數變得頻繁,刺耳的汽笛聲也宣告著病人的生死一瞬間。冬天是心肌梗塞好發的時期,心肌梗塞如同死神的鐮刀一般俐落的奪走了無數的生命。難道心肌梗塞真的這麼可怕,如此無跡可尋嗎? 心肌梗塞致死率高 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黃小姐長期咳嗽,看過許多醫生,怎麼吃藥卻不見改善,到胸腔科檢查才確診是特發性肺纖維化(IPF),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只能利用止咳藥減緩症狀;去年10月開始病情加重,咳到會喘,還發出像是轉動生鏽門軸的聲音,甚至伴隨漏尿的情形,黃小姐表示,「只要快吃飽就會開始咳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