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低位腸癌需切肛?新式手術保留排便功能

低位腸癌需切肛?新式手術保留排便功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大腸直腸癌為國人常見癌症,一旦發生腸癌,最害怕莫過於必須切除肛門,不僅造成日後無法正常排便,對於患者的工作、社交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醫師表示,對於「低位直腸癌」患者,現有新式「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讓患者得以保留肛門。

電療+化療縮腫瘤 順利保留肛門

現年54歲的吳先生去年檢測出罹患第3期大腸直腸癌,腫瘤大小約5公分,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張東晟醫師評估後,透過電療及化療方式使腫瘤縮小,再進行「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順利協助吳先生保留肛門,且未來能有正常的排便功能。

「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是先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斷開血管,同時進行自然孔道腹腔鏡手術,利用患者的肛門為開口切除腫瘤,透過自然孔道腹腔鏡手術能保留患者的肛門,無須做永久腸造口(人工肛門)。

傷口小、出血少 免去人工肛門之困擾

張東晟醫師表示,過去罹患「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採腹部會陰聯合切除手術,傷口約20至25公分、癒合時間長,且須做永久性腸造口作為排泄之用,不僅有造口照護上的負擔,對生活上工作、活動、社交也有一定影響。

與傳統腹部會陰聯合切除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出血量少、免除裝人工肛門、失禁的不方便。目前許多傳統腹腔鏡手術進一步演進到單孔腹腔鏡手術,其特點是將原本分散的4至5個0.5~1公分大小的傷口,減至1個1.5~2公分的傷口。

同病灶位置 女性手術較男性容易

張東晟醫師指出,低位直腸癌其腫瘤位置距離肛門口不到5公分,手術由肛門口進入,直接從腫瘤下緣開始進行切除,故能較徹底切除腫瘤,且骨盆腔的神經較不易受損,排便功能的影響也較少。此外,女性骨盆腔較男性大,因此同樣位置的大腸直腸癌手術也較男性容易。目前「經肛門直腸低前位切除手術」有健保補助,患者僅需自費手術耗材的部分。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忙碌了一整天,一夜好眠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睡個好覺隔天才能繼續應戰工作,合適的寢具能夠提升睡眠品質。但市面上枕頭與床墊種類多樣,消費者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也不知道家裡的枕頭什麼時候該更換?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師說明,合適的枕頭及床墊應有哪些表現,讓民眾輕鬆選...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睡眠不足可能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疾病又可能回過頭來干擾睡眠,失眠與慢性疾病常是互為因果的關係。而讓人失眠的因素除了大家熟知的壓力與疾病外,其實還有飲食習慣。 成大醫院營養部王培竹營養師表示,牛奶、奇異果、櫻桃、核桃等,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詳可幫助睡眠...

閱讀詳情 »

子宮頸癌是全世界第四常見的癌症,也是女性第四常見癌症死因,連知名港星梅艷芳都因子宮頸癌而辭世。 早期子宮頸癌不會有任何症狀,若出現不正常出血或性行為後出血、後背疼痛、下肢水腫等症狀,大多為癌症第3或4期,是極為嚴重的地步。 要預防子宮頸癌,除了定期施打疫苗,還能做什麼?   【子宮頸癌患...

閱讀詳情 »

戲劇裡,主角往往因為得了腫瘤,原本的大好人生從此離他而去。 然而戲如人生,相信大家也聽過不少親朋好友得了腫瘤的悲傷故事。 預防腫瘤,是極為重要的人生課題。   【低氘水,藥物開發的新方向】 90年代初,匈牙利分子生物學家Gábor Somlyai,首次報導了降低水中的氘濃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