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低溫殺手!5個預測腦中風的重要指標|康健雜誌

低溫殺手!5個預測腦中風的重要指標|康健雜誌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田紀慈
圖片/康健雜誌

時序進入秋冬,中風易發季節,需要您多注意自己與家人的多方面健康細節。

突然摔跤、發麻 小中風需立刻急診

常有人說,六、七十歲人禁不得摔,一摔就生病。事實上,與其說是「摔壞的」,不如說是「小中風引起摔跤、發麻」。不要不當一回事,應立即急診、住院觀察,以提防更嚴重的發作。

個性活潑的王老先生參加街頭活動,突然覺得口齒不清,沒辦法跟著吶喊,單側手腳陣陣發麻無力,身子有點站不穩。他認為這是激動和疲勞的正常反應。

不到一個月,老先生晚上回家,一跤跌入水溝,家人只注意到外傷,扶他去縫傷口。老先生還是不以為意,貼著膠布四處找朋友吃吃喝喝。又一個多月後,他發生腦中風,左側身體癱瘓,從此臥病在床,成為家人沈重的負擔。

小中風來得急去得快,病人往往不以為意,以為很快恢復就表示沒事,卻不知道,這是腦中風的嚴重預警,警告身體有問題,而且還可能惡化,必須立即接受檢查和診療。

預測腦中風的重要指標

腦中風有兩種,一是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約佔17%,另種是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約佔83%。

中風前兆,臨床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俗稱小中風(ministroke),動脈供應腦部的血液循環突然阻塞,使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乏氧和養分,導致那個部位所司的功能暫時減退,一旦栓塞沖散或溶解,供血恢復正常,腦部的功能也會恢復。

小中風的症狀和腦中風一樣,只是持續的時間長短和嚴重的程度不同。小中風的症狀比較輕微,大多只持續5~20分鐘,而且會在24小時內恢復。超過24小時就稱為中風。

美國中風協會將小中風和腦中風的症狀分為五大項:

1.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尤其是身體的單側;
2.突然感到困惑,口齒不清,或聽不懂別人的話;
3.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
4.突然舉步困難,覺得昏眩,失去平衡或協調;
5.突然不明原因的頭痛欲裂。

小中風的症狀持續時間雖短,仍可能使部份腦細胞因供血受阻而壞死,造成腦部的部份功能永久受損。這種傷害有時很微細,不明顯,患者本身可能不會察覺,必須經過專家仔細檢查才能確定。

除了驗血和量血壓等一般檢查項目以外,心臟超音波和頸動脈超音波是診斷小中風的重要依據,如果需要進一步檢查,可以做磁振腦血管造影。

小中風發作後恢復,並不表示危險性消失,如不即時接受妥善診療,可能會增加腦中風、心臟病發和死亡的危險性,因此國內有專家稱小中風為「隱形殺手」。

「ㄆㄧㄚ一下缺血,就好比打一下,可能死了多少個細胞,表面上看不出來,可能一次真的沒什麼關係,但多幾次就有關係了,」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血管科主任胡漢華形容,小中風可能一再發作,症狀可能不同,再次發作傷害更大,最後甚至可能導致腦中風。

小中風發作後的第一個月到第一年內要特別注意。據統計,一成小中風病患在發作後一年內出現嚴重腦中風;三成在五年內嚴重腦中風。

台北榮總心臟科陳肇文醫師進一步指出,發生腦中風時,合併其他心臟血管或周邊動脈問題的機率達60~70%;而當周邊動脈有問題時,心臟血管或腦血管出問題的機率達三分之二。

哪種人容易小中風?

男性小中風的機率約是女性的1.3~1.5倍。
年齡愈大,小中風機率愈高。
氣候愈冷的地方,如西伯利亞和哈爾濱等地,小中風發作的機率愈高。
其他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膽固醇過高、心臟病、動脈硬化、糖尿病、肥胖、抽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自體免疫疾病合併抗磷脂症候群。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7049)

【延伸閱讀】

【看新聞】「下眼白血絲多!」-中風、心肌梗塞4徵兆,立即學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康健雜誌》粉絲團。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坐月子當度假? 產後護理中心正夯!31歲的佳怡(化名)於年初喜獲麟兒,在家人的安排下,入住產後護理中心。友人來訪時,對其生活環境均紛紛稱羨。舉凡自無微不至的母嬰照護、比照飯店規格的房間,或是每日精心特製月子餐、專人即時諮詢服務等,讓在此坐月子的媽咪們,每天生活都有如度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冬春兩季因為病毒活性較高,流感威脅潛伏,一但感染,發燒就是判別一般感冒及流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因為發燒是疾病與身體拔河的證據,因此發燒也是許多疾病共同表現,若出現反覆發燒超過2周,諮詢專業醫師就是你最好的選擇。常見的不明熱4大病因烏日林新醫院感染科主任郭正邦指出,大部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即使認真控制血糖,許多糖尿病患者仍會伴隨肥胖問題,糖友的「糖胖症」不但讓血糖飆升,死亡率也隨之提高。最新研究顯示,比起內科治療,糖友接受外科治療後不但苦降低死亡率,術後1年的糖尿病緩解率可達80%。歷時3年、逾1000人研究 外科控制病情優台灣減重及代謝外科醫學會舉辦第八屆...

閱讀詳情 »

當年維密天使們帥氣走上T台、自信展現火辣線條的氣勢,不僅扭轉了以往追求瘦弱美的審美觀,更在全球時尚圈,強勢掀起一股革命性的運動時尚風潮。而這股潮流演變至今,逐漸形成嶄新的健康生活型態,潮模們怎麼練、吃什麼成為時尚cool girls最熱衷的話題,進而開始追隨歐美名人與維密超模的腳步,不再嚮往做個纖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