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不能不知道:容易發胖且致癌的,五大類食物!(歡迎分享)

你不能不知道:容易發胖且致癌的,五大類食物!(歡迎分享)

在協助學員減重時經常會聽到: 我已經長期避免吃油膩的食物,為何體內的脂肪率還是超高呢? 你也有這樣的疑慮嗎?

脂肪是人體每天所必須攝取的營養素之一,但要攝取好的脂肪,才有助於健康及體重管理。現今壓力、忙碌的生活形態下,要自行烹煮或外食選擇好的脂肪談何容易,而飲食中又 "油" 機重重,並非看起來油膩的食物才有脂肪,大部分的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脂肪。最糟糕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幾乎所有的食品中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脂肪~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是人體完全不需要的脂肪,它不僅增加體內的壞膽固醇,還降低好膽固醇,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反式脂肪無法被肝臟代謝,易囤積於體內,造成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更有研究指出反式脂肪會促進阿茲罕默症、提高不孕的機率,及情緒易怒,造成肥胖的機率是不飽和脂肪酸的7倍。

反式脂肪對人體只有危害,沒有任何的益處。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人每天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1%,例如一個成年人每日所需的總熱量是1500大卡,反式脂肪一天最多只能攝取1.5公克。

對於買東西要確認營養標示上的反式脂肪是0,已經是基本概念了,但這並不代表該食物/食品就沒有反式脂肪。衛生署規定,每100公克的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少於0.3公克,即可以標示0。哪類食物/食品具有最大的機率含有反式脂肪呢?

1. 油、油炸類:

人造油脂: 人造奶油、植物牛油、酥油,餐廳、自助餐、小吃店因成本考量,有可能使用含有反式脂肪的氫化油

油炸食物: 洋芋片、炸薯條、炸雞,薯餅、鹹酥雞、雞排、油條等

2. 零食、甜點類: 

零食: 餅乾、爆米花、糖果、巧克力、鳳梨酥等

甜點: 蛋糕、冰淇淋、布丁、鬆餅、酥皮類點心等

3. 烘培、調味類:

烘培: 麵包、派、瑪芬、甜甜圈、糕點、蛋塔等任何使用人造油脂或酥油烘培的食品

調味: 醬料、沙拉醬、烘培用混合粉、花生醬、巧克力醬、奶精、奶球等

4. 即溶、速食類:

即溶: 三合一麥片、芝麻糊粉、椰子粉、杏仁粉等

速食: 泡麵、速食湯包、拌飯、拌麵速食包等

5. 冷凍食品類: 

冷凍蛋糕、冷凍披薩、冷凍湯圓、冷凍湯飲、冷凍雞肉、奶昔、含奶油的飲料等

反式脂肪真是無所不在! 要如何避免呢?

1. 少吃加工食品: 油脂在加工過程易產生反式脂肪

2. 少吃油炸食物: 液體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反式脂肪

3. 詳讀成分標示: 反式脂肪是「氫化」加工後的結果,成分上有標示:「氫化」字樣,或「精煉xx油」、「代可可脂」、「酥油」、「人造x油」等切勿購買。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一定要看!10個錯誤生活習慣!

你中幾個?很不衛生又可能致癌!(請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43256

 

揭密醫生開藥的內幕:小孩子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發育,

請每個父母認真看完!(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4325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有鑑於全球Omicron變異株肆虐全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推出新的防疫措施,包含調整入境前檢驗報告的時間,以及針對移工進行的規範調整。 1日新增6例Omicron 其中5例為突破性感染 羅一鈞表示,昨日與今日定序6例Omicron病例,分別是案16934、案16...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7)日新增16例境外移入,12男4女,其中來自美國者多達8例,其餘分別來自哈薩克、越南、韓國等地,而來自哈薩克的案17032與周日的體育代表團確診案為同一團隊。且扣除調查中與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共有11例突破性感染,接種的疫苗有AZ,也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宣布新冠肺炎的確診數時宣布,今日新增1例代表團確診,加上昨(26)日確診11人,目前全團共有12人確診。 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昨(12月26日)日有23例境外移入,除破了2021年境外移入的紀錄以外,更有一群從哈薩克入境的空手道亞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冬天吃火鍋,人生一大享受,但在處理蟹肉棒時,要連同塑膠膜一起丟至鍋中?還是先取出塑膠膜?國內毒物權威、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很難知道塑膠膜材質是否能耐高溫,建議去膜之後,再放至沸湯中。 煮蟹肉棒時,外包裝的塑膠膜到底要不要先拆掉呢?網路上有兩種說法,一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