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偏好含糖飲料、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

偏好含糖飲料 速食 糖尿病年輕層下降

(優活健康網自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據衛生署統計,在20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5位,顯示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比率居高不下。但國人一直將糖尿病的印象停留在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殊不知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卻逐漸下降。

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學會透過健保資料庫的統計發現,2000年小於40歲的患者約為4.9%,但到了2009年已增加至5.5%,顯示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過去糖尿病患年齡多發病為40歲以上,但現在愈來愈多20多歲年輕人也患糖尿病,主要是肥胖所致。

血糖控制不佳  恐提早10年有併發症

近年來受飲食西化影響,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喜好攝取速食、含糖飲料,提醒身體質量指數BMI若大於24就代表過重,應要小心。除了肥胖,其他像是有家族史、高血壓、膽固醇偏高、三酸甘油酯過高、低密度膽固醇過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缺乏運動者等,只要符合2項危險因子都屬於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醫:高危險族群應定時測量血糖

沈峰志醫師表示,據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針對糖尿病患的自我管理控制統計發現,只有約3成的糖尿病患的糖化血色素低於7%的標準,顯示有在積極控制血糖的病患仍不高;而血糖若控制不佳,較容易提早產生併發症,如眼睛、腎臟等病變,恐會提早10年發生。

因此,定期的自我測定血糖可做為糖尿病藥物調整及食物控制的依據,並可預防併發症的出現。但是要在何時測量血糖值呢?測量後的標準值又是如何?

正確血糖測量
●血糖濃度:
1)空腹8小時血糖介於100mg/dL,飯後2小時介於140mg/dL,即為標準。
2)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飯後超過200mg/dL以上,糖化血色素6.5%以上,連續兩、三天以上出現異常數值,且伴隨有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就要當心為糖尿病,其中糖化血色素是一個可知道過去3個月血糖的指標。

●血糖測量時間:
1)空腹血糖:次日早餐前即空腹8小時的檢測。
2)飯後2小時血糖:每一餐吞下最第一口飯後2小時檢測。
 
血糖控制+良好生活習慣    避免成為糖尿病患

研究發現,血糖高的人透過減重及飲食控制,3成5的人在10年內可避免進展成為糖尿病,但若完全沒控制血糖,約4成的高危險群會發展成糖尿病。沈峰志醫師也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攝取均衡飲食,最好少鹽、少油、少糖、高纖,養成運動習慣、保持正常體重,早睡早起不熬夜、避免抽菸喝酒,才是減少罹患糖尿病的根本之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近年來馬拉松風氣盛行,有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沉迷於跑步中,只是在這過程中,若沒有挑選到一雙合適的鞋,不僅容易傷腳外,還會造成足底筋膜受傷發炎、疲勞性骨折、甲溝炎上身。因此,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穿著過硬、窄、小的鞋子,並在試穿跑鞋時,穿練跑時的襪子,且腳趾應距離鞋尖約1...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方一成報導】 ▲又稱青螞蟻的紅胸隱翅蟲不起眼,可是身上毒液殺傷力強大,被感染者初期皮膚會紅腫起水泡,猶如灼傷。(記者方一成攝)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紅胸隱翅蟲又稱青螞蟻,體長約一公分,黑橘交接,因為隱翅蟲有趨光性,會飛到有燈火的住家,因為體型小不起眼,民眾感覺癢就隨即用手撥開,下場就是...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每天不應攝取超過7顆方糖!各式各種加工食品都使用大量糖份,可能讓每日糖類攝取超標,英國營養科學諮詢委員會建議,每人每天糖份攝取不應超過7茶匙,除降低肥胖風險外,也能避免牙齒疾病,對於健康有絕對益處,英國已經決定制訂防範措施,控制日益嚴重的兒童肥胖問題。目前許多糖份攝取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週內連續發生5起兒童遭受虐待,震驚全國,更引發社會大眾對於兒少受虐議題的關注,保護服務司呼籲民眾,多多關心身邊親友,尤其是有6歲以下未就學、未就托幼童的家庭,更需要大眾適時表達關心。 受虐兒少比例呈現上升 盼民眾發揮雞婆心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3年受虐兒少人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