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再用塑膠袋裝熱食 了!!一不小心你就會得絕症!

別再用塑膠袋裝熱食 乳癌高2.4倍!

別再用塑膠袋裝熱食 了!!一不小心你就會得絕症!

乳癌,連續9年高居國內女性癌症首位,台灣女性罹患乳癌高峰在45歲,比歐美提早10年,這幾年做了很多研究,不只從基因,也從平常的飲食習慣觀察,可能和吃熱食用塑膠袋盛裝有關!中研院研究發現,乳癌患者尿液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代謝物含量比一般人高,專家建議,塑膠產品,碰完要洗手,還要多喝水,能由尿液排出體外,最怕的是加熱吃後下肚,就很難分解了。如果常暴露在塑膠環境下得乳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

本身就是乳癌患者,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都會叮嚀大家,微波東西都不要用塑膠膜,即使連筷子都不要用塑膠的,甚至是外出買東西也少用塑膠製品。林葳婕生病的時候(民國84年),那時候(乳癌)人數才2千多,現在是10056人,乳癌的增加速度是4-5倍的速度在成長。

中研院追蹤全台1.1萬多名女性,分析其中128名乳癌患者,尿液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代謝物含量高,塑化劑暴露較多的女性,得乳癌機率比一般人高9成,如果暴露多代謝又差,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2.4倍。乳房外科主任表示,塑化劑,常見在生活裡面太多了,保鮮膜、塑膠用品、塑膠袋、拖鞋、壁紙,或者是塑膠碗、塑膠湯匙等等的,這些都會和塑化劑都會有成分上的關連性,所以盡量不要去食用用塑化劑盛裝的東西。

乳房外科主任也建議,不要20幾歲就說,我要每年都做乳房攝影檢查,雖然這是一個有效發現乳癌的檢查方式,但不是適用在每個年齡層,過度的年輕,反覆輻射線暴露,其實是不鼓勵的,一般我們要做攝影篩檢,建議在40歲以上。

已故毒物科醫師林杰樑就曾建議,「多喝水」有利把體內塑化劑排出,其實不只塑化劑,還包括初經早於12歲、停經晚於55歲,或停經後繼續補充女性荷爾蒙,有家族病史、重度喝酒、攝取高脂肪高熱量等這些都是危險群,早期發現早治療,5年內存活率高達84%,一樣還是有良好生活品質。

 

我們從某食堂及街邊的餐館購買了10種常見菜餚的製成品(烤鴨、蠔油牛肉、牛肉炒河粉、雞腿、豬大排、清炒蝦仁、蛋撻、叉燒、素炒青菜以及素炒西葫蘆),並將其用搪瓷碗“打包”回來進行了測定,這些熟製食品在購買時均為新鮮出爐。

實驗前,我們將上述食品放入微波爐中加熱2分鐘,然後直接放入攤主所贈送的塑料袋中,30分鐘後每種樣品各取50克進行測定。結果發現,這些食物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增塑劑。從我們測定的結果可以看到:食品攤主所贈的塑料袋的化學成分均為聚氯乙烯。原來沒有接觸過塑料袋的10種食品,除蛋撻外均檢測出了增塑劑的存在,且均超出國家“飲用水源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標準(8微克/千克)。增塑劑通過塑料袋直接進入食品中,而高溫、高油脂很可能是加速增塑劑溶出的幫兇。可見,百姓常常認為的方便之舉恰恰成了害己之舉。

危害

增塑劑危害人體健康,尤其是生殖毒性

增塑劑是用來使塑料成型的各類化學物質的總稱。其中有一類叫酞酸酯類化合物,被廣泛用於聚氯乙烯的生產過程中。酞酸酯類化合物對動物和人類都有一定的毒性。比如,它可以增加男性體內雌激素的含量,從而影響男性精子的質量,主要表現為降低精液的密度、精子的活率以及活力水平。它與塑料分子的連接非常脆弱, 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可以從塑料中轉移到所接觸的食品乃至大自然中,造成對環境、生物與食品的污染。尤其是當塑料袋接觸到包裝食品中所含的熱水或熱油脂時, 增塑劑會大量溶出,且溶出的數量與塑料袋中的增塑劑含量成正比。

提倡

用紙袋盛裝食物,杜絕增塑劑“毒從口入”

1.切勿將現做的溫度高、油脂含量高的食物直接放入食品塑料袋中。

現在,很多食品店或熟食店採用紙袋盛裝食物,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明智之舉。

2.切勿將裝有食品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微波爐中加熱。

如今,關於食品中增塑劑存在允許量的食品衛生安全性評價標準尚未制定,對於其管理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參照標準,因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杜絕增塑劑“毒從口入”,是大家保護自身食品安全的最好途徑。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農曆春節是孩子最期待全家一起圍爐共享天倫的時刻,也是大家兒時的快樂記憶。但準備過年卻也是弱勢家庭憂愁感傷的時候。遺失已久的年味和喜氣,不容易回復也不敢奢望。家扶基金會首次以受助家長為對象的調查分析發現,家庭主要照顧者小時候為低收入戶、或是曾經接受過相關經濟扶助的比例,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剛服完兵役的男子,在服役前做完根管治療,因不慎咬裂上排小臼齒,原本想說牙齒不會痛可以繼續使用就好,但某天在吃雞排時,牙齒卻整顆硬生生的裂掉了,不但講話不方便,就連吃東西也很不習慣,更別提張口笑了。根管治療應定期回診避免牙裂不保收治該名患者的奇美醫學中心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入冬首波寒流來襲,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特報,帶動泡溫泉熱潮,然而泡湯對人體來說就好比激烈運動,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葉日弌主任表示,泡湯時間不宜超過三十分鐘,且最好分段交替,即可享受安全泡湯的樂趣;此外,泡湯時若遇頭暈、胸悶,應立即離開水池,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則不適合泡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根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流感疫情較前一週略升,現處流行期;而本週更因寒流影響,各地氣溫驟降且偏低,該署特別提醒民眾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做好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另本季公費流感疫苗已剩不到11萬劑,請尚未接種的公費對象,儘速完成接種,防範流感威脅。流感求診人數續增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