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如何撫平?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如何撫平?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重大災難層出不窮,特別是針對倖存者與罹難者家屬而言,傷痛常常難以撫平。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提醒,在重大災難後,罹難者在面臨親友喪生、生理功能損傷,以及經濟困難等諸多因素下,進而可能出現「精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值得社會大眾關心!

重大災難後可能導致壓力反應

面對人世間的重大災難,如921大地震、SARS風暴、八仙塵暴,以及台南大地震,都可能對民眾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李明濱主任表示,在重大災難後,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壓力反應,對身心功能造成影響;當症狀及功能損害到達一定程度時,則可能出現某些精神疾患,而災難後最可能出現的就是PTSD。

PTSD可能在創傷後半年才出現

李明濱主任表示,並非每個人在壓力事件過後都會出現PTSD,這與個人對創傷壓力事件的主觀感受程度有關。PTSD的病發原因往往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一般而言,PTSD依照症狀持續時間長短分為急性與慢性,可能在壓力事件過後不同時間出現症狀,當症狀持續時間短於三個月為「急性」,超過三個月為「慢性」;甚至可能在創傷事件過後半年才出現。

PTSD有三大類

此外,PTSD有三大類;李明濱主任指出,(1)創傷壓力事件經由夢境或回憶持續被再度體驗。(2)對創傷相關的刺激產生逃避反應及對一般的反應麻木。(3)高警覺性;上述症狀已造成人際社會功能的受損,而且持續一個月以上。

社會支持尤其重要

PTSD是可以透過藥物以及心理社會治療,李明濱主任表示,重大事件過後產生壓力反應相當常見,但若在壓力事件過後有過度的反應,建議尋求醫療資源的協助,如至醫療院所精神科求診。另外,重大創傷事件倖存者與目擊者,在災後心理復原歷程中,社會支持尤其重要,特別是親友與人際網絡的關懷,可協助有症狀者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可多加使用心情溫度計APP量表,盡早發現問題,並尋求適當的專業協助,一同度過災難後所帶來的傷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0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超級名模生死鬥第二十一季(America’s Next Top Model)即將開播,其中一位參賽者仙黛兒(Chantelle Young)因與眾不同的樣貌,引起大眾的注意。她身上有大塊的白斑,不規則分布於原本偏黑的膚質上,臉部嘴唇四周也有白斑出現,若再配上她極盡彎曲的肢體,乍看之下會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日炎炎,天氣愈來愈熱,讓許多人食慾大減,吃一碗消暑的涼麵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市售的涼麵多是搭配芝麻加花生醬,營養師提醒,若花生保存不當可能產生黃麴毒素污染,多吃有害人體健康,不妨自製純芝麻醬搭配涼麵,更營養也更健康。台北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健康芝麻醬涼麵的材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會將艾草掛在門口避邪、再用來煮水洗澡驅蚊,其實,艾草還有許多用處,包括入菜,甚至製作成沐浴露。營養師表示,艾草屬微鹼性,具保濕滋潤、護膚的效果,更含豐富葉綠素及膳食纖維,對於腸胃道保健的功效。艾草是端午重要象徵,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說明艾草在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去年針對全國共400位家庭照顧者期待的友善環境調查發現,女性照顧者約占7成3,包括媳婦、太太,以及未婚子女,顯示女性照顧者仍是家庭照顧工作中的主力,其中未婚照顧者,不論男女約占2成,為了照顧家人甚至放棄各種需求。另外,也針對諮詢服務來電數20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