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後周邊神經麻痺 雲芝多醣體大幅改善

化療後周邊神經麻痺 雲芝多醣體大幅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統計指出,胃癌不分男女列為國人癌症死亡率第六位,多年來罹患人數不斷增加;醫師警告,胃癌常來的無聲無息,沒有感覺到疼痛,等到不適就醫多已是胃癌末期,預後不佳,且患者有逐漸高齡化、年輕化的趨勢,民眾必須多加留意相關症狀。

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詹德全指出,胃癌以三個項目決定期別,包含「癌細胞侵犯胃壁深度」、「淋巴結轉移顆數」、「遠處轉移至肝臟或骨頭」等,一般在手術前很難精確判定胃癌分期,需在手術後將患部化驗判斷,目前手術切除是胃癌治療最主要的途徑;但對於胃癌二期以上的病友,會採取輔助化學治療,患者面臨化學治療,往往因擔心強烈副作用而卻步,甚至放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部分嚴重副作用如周邊神經麻痺,恐讓患者無法靈活控制手腳動作,造成諸多不便,影響生活品質。

三總消化外科詹德全主任指出,市面上也有許多偏方及保健食品,聲稱可輔助癌症治療減緩副作用,他進一步提醒,一般保健食品適用於一般民眾,至於癌症病友則需使用高純度的「免疫調節劑」,例如雲芝多醣這類免疫調節劑能協助抗癌藥物對抗腫瘤癌細胞,調節化療藥物所產生的神經毒素,進而緩解免疫系統失衡所產生的副作用。根據臨床試驗顯示,化療搭配使用有藥品許可證的雲芝多醣體來調節免疫力,能提高化療療效並大幅改善周邊神經麻痺的症狀,目前已有健保給付胃癌患者,實為廣大病友的福音。

「胃癌若能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詹德全強調,台灣胃癌病人大多已出現腹脹、疼痛等不適才就醫,就診時已經是第三、四期,治療效果相對降低,建議年過五十歲的民眾,最好是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另外,預防腸胃道疾病,除了平時要飲食均衡、少碰鹽漬、氮鹽、燒烤食物、多吃含綠色蔬菜、水果,不煙不酒、充足睡眠、維持健康體態不過胖,都能減少發生胃癌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76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低溫容易增加血管收縮的機率,使血管變細,也使得血壓容易增高,導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天穿著足夠的衣服保暖相當重要!除此之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強調,飲食上也需多加留意「鈉」含量的攝取。飲食中吃下過多的鈉是造成高血壓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2021年即將結束,台灣入口網站《Yahoo》分享2021年的10大新聞,其中與疫苗相關的新聞,在東京奧運等大事中,仍衝上前3名。今年夏季的突發疫情,使得全國上下一陣驚慌,動盪不安,還引發搶打疫苗潮。然現在疫情趨緩,疫苗多到甚至需要「有獎徵打」;相對地雖然2020東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曾有氣胸病史的15歲鄭同學,日前因左胸劇烈疼痛,嚴重影響呼吸而至急診就醫,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復發,考量鄭同學發作次數頻繁,右側也曾發作過氣胸,收治醫師以「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雙側肺泡切除術併肋膜沾黏術」治療,術後第5天,鄭同學平安出院,免於氣胸復發之苦。出現「自發性氣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8)日表示,今日無新增本土與死亡個案,但有19例境外移入。所有境外移入共有9男10女,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有8例從美國入境,其餘為哈薩克、瑞士、土耳其等地入境,入境日介於12月14日至12月26日。共有16例突破性感染,有1人打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