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卸針不怕扎! 馬偕護理部獲創新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施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在移除筆型針頭時,常因針頭回套而有針扎風險,也容易因不確實的回收觀念,導致未能妥善依醫療廢棄物處理。為此,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創新小組發揮巧思,以寶特瓶蓋打出適當圓孔,利用摩擦力卸除針頭,避免針扎;此一創意發明更因此獲得全國創新獎項。

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曾針對施打筆型胰島素的糖尿病友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90%以上會將外層塑膠套回針頭,再放入寶特瓶中,高達7成以上的使用者也因為這個動作而被針扎。

參與「防扎減廢筆型針頭集針器」創新團隊的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小組長呂姍薇表示,團隊一直苦思該如何讓針頭不回套、減少針扎?最後想到用摩擦力等原理,經過一次次的試驗,並透過作沖床師傅的大力支援,才研究出厚度達1.52mm的塑膠瓶蓋,並在上方打上10.97mm的圓孔,剛好可以讓筆型針頭穿過,輕鬆解決收集針頭的困境。

除此之外,團隊也發現,在免回套情況下,醫療廢棄物垃圾量也有所改善,平均約可節省1/5的垃圾量。呂姍薇指出,正確的醫療廢棄物只有針頭,其他如針頭蓋等都是屬於塑膠物品,不須帶回醫院回收。

以馬偕醫院台北院區為例,平均每月依醫囑提供病人的筆型注射針頭約有10萬個,若病人只帶回廢棄針頭,每月廢棄物含寶特瓶約26公斤,平均每年廢棄物處理金額約1萬1500元,相較於未能正確回收的情況下,因廢棄物體積龐大,年平均處理金額約6萬7000元,直接省下超過8成以上的支出!

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主任張德馨則表示,當回收針頭的空瓶盛裝至八分滿時,便可在返院回診時一併交由護理人員。此外,選擇針頭回收瓶時,最好選擇材質較硬、不易被刺傷的瓶身,避免使用軟式寶特瓶;且除了胰島素外,骨質疏鬆筆型治療針劑也可適用!

※ 「防扎減廢筆型針頭集針器」使用方法

1. 將注射後的筆型針頭垂直插入集針器瓶蓋的圓孔內

2. 逆時針旋轉,使針頭掉入瓶內

3. 輕壓注射筆並取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40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曾讓許多城市「封城」,許多人非必要都不允許外出,台灣師範大學參與德國波茨坦大學,1項橫跨101國大型研究發現,居家檢疫/隔離時即便在室內運動,都能改善孤獨感與孤立感,現在已經可以利用電腦、手機、行動網路設備,在網路資料協助下,隨時隨地都能維持運動讓心情保持穩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多間教學醫院,包含台大與北榮等,分別公告暫緩施打公費流感疫苗,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北市衛生局決定,轄區內按照醫院等級,每日分配最多300劑,很可能確保醫事人員能接種完成,各院所先暫緩對外施打,會再與北市衛生局溝通,希望有餘力時能恢復開放。 北市衛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5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病例分別有第536例至540例,當中第536例入境時有症狀,機場採檢陰性,居家檢驗時症狀持續自認過敏未通報,卻在指揮中心因第530例回溯檢驗,竟發現病毒核酸成陽性,目前指揮中心已針對第530例相關立專案討論,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人體隨著年紀增長,常見的現象是肌肉量逐漸流失,導致體能耐力降低,不少長輩常常懼怕慢性病上身,對於飲食過度小心節制,反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造成肌少症或衰弱症。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 易致意外發生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