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腔癌預後因子新發現 青壯年未較差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檳榔、香菸及飲酒的普及,讓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遠高於歐美國家,加上復發率高,往往讓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而錯過治療時機。不過,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和腫瘤中心研究團隊近期針對口腔癌治療後的預後因子做研究,發現青壯年預後狀況並沒有比較差,反而是所有年齡族群中最好的,呼籲患者應勇敢抵抗病魔,把握治療黃金期。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年來口腔癌的發生率節節上升,約每10萬人口中就有40人罹患口腔癌,死亡率在男性十大死亡癌症中位居第四,每年約有兩千多人死於口腔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口腔癌是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最快的癌症之一,五年內增加30%發生率及25%死亡率,更是25-44歲青壯年最易罹患的惡性腫瘤。

發表此研究的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李清池醫師表示,青壯年口腔癌病患常是肩負家庭重擔的角色;一旦罹病,便會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有些口腔癌患者會因擔心預後不佳,而躊躇不前,不願積極接受治療。

治療青壯年口腔癌時,除了一般常規檢查與治療外,常會需要考慮青壯年罹患口腔癌預後是否較差、是否需要比其他患者更多的治療等問題。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使用不同的統計模式及模擬模式會得到相同的結果,顯示青壯年罹患口腔癌後其預後效果並沒有比較差,反而是所有年齡族群中較佳的。此研究成果為口腔癌患者帶來一大福音,並登載在國際期刊上。

李清池醫師說,在台灣,口腔癌排行男性十大癌症第四名,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提醒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除了定期做檢查,最好的方法還是戒掉菸酒與檳榔。另外,倘若感覺頸部有腫塊、口腔潰瘍兩週未癒合、唾液有血絲、吞嚥困難,或莫名耳朵疼痛、牙關緊閉等不適症狀,就應立即就醫、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5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6歲外國籍老先生,平時身體健壯,無慢性疾病,來臺灣旅遊,由於有鼻子過敏流鼻水現象,所以在藥局買了成藥吃,連續服用2日後,發現小便減少、解尿不順,第3日早上他又到藥局詢問小便不順減少的情形,藥局又加開了利尿劑給他吃,到了下午,小便完全解不出來,頭暈冒冷汗、下腹嚴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53歲的高女士晚上睡覺時鼾聲如雷、容易驚醒,睡眠品質差,白天頻頻打瞌睡,情況越來越嚴重,就醫診斷為重度睡眠呼吸障礙。高女士不願意戴正壓呼吸輔助器來治療,考慮接受手術,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藍敏菁醫師以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檢查,發現她的軟顎和舌根嚴重塌陷阻塞了呼吸道,經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工作者一天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職場,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職場是推動健康促進的優先場所之一,但依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國內職場員工有四成(40.4%)工作者體重超標、半數(51.8%)運動不足;工作者早餐(54.9%)、午餐(61.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三十多歲的上班族阿勇,無意間發現他的右手指的甲板上有一條縱向暗黑色線條,起初不以為意,過了幾個月後發現顏色越來越深,到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就診,經陳志斌醫師詳細檢查後,診斷阿勇指甲的狀況是良性黑色素細胞增生,導致指甲基質黑色素細胞痣(又稱縱向黑甲症),囑咐阿勇定期回診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