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肢傷口久不癒合 血管阻塞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齡90歲的張阿嬤,去年左腳大拇指的皮膚突然裂開,以為只是太冷凍傷,不以為意;不料,其他三隻腳趾頭也陸續出現裂傷,到醫院求救,醫師看到深可見骨且已發黑的傷口,建議腳踝以下截肢,讓阿嬤差點昏倒。轉至雙和醫院診治,確診為血管阻塞,透過高壓氧療程,目前已康復,免去截肢的險境。

收治患者的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立勤指出,患者左腳大拇趾的傷口長8公分、寬3公分,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其同側患肢,曾通過一次血管並置放支架,不過又塞住了,透過使用導管再次打通腳上的血管,並以高壓氧療程治療及傷口清創換藥,患者的腳趾恢復再生能力,肌肉和皮膚也逐漸長出來。

宋立勤提醒,尤其老年人、糖尿病及長期抽菸的民眾,若出現下肢疼痛、蒼白、麻痺、脈搏微弱摸不到或足部冰冷等徵兆,初期治療方式可打通血管,改善缺血症狀及避免組織壞死,但仍須按時服藥及隨時注意下肢缺血症狀,發生問題應馬上回診,且做過氣球擴張或支架的血管,仍有可能會再次狹窄。

「輕忽小傷口,易發炎或癒合不易,甚至出現潰爛!」雙和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王柏方則建議,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先用乾淨的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敷上消炎藥膏,再蓋上乾淨的紗布或人工皮阻隔細菌,並定期換藥;若傷口沒有好轉,最好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清創和換藥,才不會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4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以為施打胰島素會產生洗腎、失明等併發症,或是病情失控才需要胰島素。但醫師強調,其實胰島素治療只要注意相關事項,治療方便也安全,而且腎臟與視網膜功能惡化,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所導致,而非施打胰島素的原因;反過來說,胰島素的作用是為了積極控制血糖,延緩這些併發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千萬別接受陌生人的飲料或飲品包,以免誤食毒品!食藥署表示,近日毒販為規避查緝,走私或合成類似濫用物質,再變裝在飲品包如咖啡、奶茶、麥片等當中。近三個月來,由警察局送檢之飲品包檢體有四十五件,發現有三十九件檢體檢出咖啡因之外,並含有毒品或新興濫用物質,檢出率竟高達百分之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去年影響國人心理健康10大新聞出爐!北捷殺人案、高雄新北氣爆、張彥文情殺事件,分別高居前3名。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西森表示,這類日常生活感受的新聞事件,對民眾心理威脅遠大於生理。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布,2014年影響國人心理健康10大新聞,依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板橋開業藥師洪秋楓,多年前在深夜11時即將歇業,卻看到電腦螢幕跳出臉書訊息,原來是附近商家的女兒到澳洲打工,其室友皮膚長一顆顆水泡,用遍台灣帶去的藥膏都無效,症狀甚至愈來愈嚴重,只好隔海求救。經由洪藥師給予用藥諮詢,皮膚病得以痊癒。洪秋楓回想,當時一個人已經連續好幾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