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可怕的主動脈瘤! 微創支架療法有優勢

可怕的主動脈瘤! 微創支架療法有優勢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主動脈是人體最大的血管,主動脈血管瘤好發於60歲以上的高齡病患,男性罹患機率高於女性,其中高血壓、糖尿病、血脂及抽菸者是危險因子,因主動脈血管硬化,導致血管壁變脆弱、無彈性,再久經血管壓力衝擊下成為動脈瘤。

主動脈瘤若過大 致死機率極高

主動脈瘤的成因是動脈血管肌肉層細胞退化造成管壁彈性疲乏,使得血管像氣球般向外鼓漲,當患者主動脈管瘤直徑達到5~6公分以上時,會有隨時破裂出血的風險,嚴重時血管撐破造成患者大出血,造成極高死亡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說明,主動脈瘤並不是惡性細胞的異常增生,而是指主動脈血管壁變薄,導致局部血管永久性擴大,此異常擴張通常較正常大兩倍以上,血管壓力大時如吹氣球般擴張成囊狀。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及剝離等。

症狀因位置及大小而異

動脈瘤發病緩慢,早期無症狀和徵兆,逐漸擴大後,因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其臨床表現因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

一、胸主動脈瘤:周圍臟器的壓迫,突發劇烈胸痛。壓迫氣管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喘鳴、肺塌陷,壓迫食道可出現吞嚥困難等,壓迫喉神經導致聲音沙啞,壓迫上腔靜脈導致頸靜脈怒張、手臂水腫等症狀。

二、腹主動脈瘤:瘤體膨大開始於腎動脈出口的下方,腹主動脈瘤大於5公分、在肚臍上可觸摸到動脈性腫塊及搏動,壓迫到腰神經會導致腹、腰部及背部疼痛,若是動脈瘤侵蝕到消化道或泌尿道而形成的廔管,則可能以腸胃出血或泌尿道出血來表現。

治療方法:傳統開刀vs.微創支架療法

一、傳統外科開刀治療成功率可達九成,但必須進行深度麻醉及剖腹手術,手術時間長。由於傷口疼痛及排氣不順等因素,傳統治療必須經由手術切除瘤體後再重建主動脈人工血管。恢復較慢,尤其是高齡患者,傳統手術倂發症的風險相對多。約需一至二週出院。

二、微創手術血管腔內治療之「主動脈瘤覆膜支架」治療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並有效阻隔病變血管瘤,避免瘤體破裂。以血管腔內支架來治療主動脈瘤其作法是在兩側的腹股溝兩個小切口,將計畫尺寸之覆膜支架由兩側的股動脈置入主動脈瘤體內,在X光動脈攝影的導引下,精準地錨定於主動脈內,將主動脈瘤內的不正常血流加以隔絕,以避免動脈瘤擴大破裂。(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省油、停車便利的機車,是許多上班族穿梭大街小巷的通勤利器!但近來網路盛傳:「機車族罹患椎間盤突出、退化的風險比一般人高」的說法,引起不少騎士關注,但真有這一回事嗎?又是為什麼呢?且聽專業脊骨神經醫學博士怎麼說! 機車族、大卡車駕駛注意!長期處於低頻式垂直震動,易釀椎間盤退化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張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皮膚搔癢難耐 恐是異位性皮膚炎導致一名14歲蔡小弟,從小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時常搔癢難耐,皮膚甚至已成苔蘚化暗沉,近來因課業壓力大,不管使用外擦藥物或是服用類固醇,仍未改善症狀,甚至因抓破傷口導致感染,雖曾就醫施打抗生素治療,但出院後,蔡小弟卻因皮膚問題不想上學,後來赴...

閱讀詳情 »

天冷除了要抗寒、防手腳冰冷,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免疫力、避免經常感冒。於是大家開始進補養生,並且趨之若鶩。進補大補帖中常出現的藥材包括:當歸、枸杞、紅棗、人參等。但是,如何聰明吃才不會愈補愈大洞,甚至以「藥中之王」的人參來說,如何避免吃錯,才不會像是吃砒霜,來聽中醫師怎麼說。 進補的中藥材:當歸、枸杞、...

閱讀詳情 »

過度肥胖的人容易導致糖尿病,而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想減肥卻感覺很痛苦。病情起起伏伏,也跟肥胖息息相關。日本1位知名糖尿病專科醫師,以過來人現身說法,分享自己透過「減醣飲食」,並且推荐自製減醣便當,成功在1年內甩掉25公斤的秘訣! 適度體重減輕,可以改善血糖、血壓、血脂肪 糖尿病患如何安全減重非常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