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什麼油最健康?正確認識各種食用油!為家人健康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吃什麼油是一個大學問,什麼油最健康?什麼油對人體有害,就來看看以下文章吧!

吃什麼油最健康?正確認識各種食用油!為家人健康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同樣烹調用油,我們可以有三種選擇。

豬油

吃什麼油最健康?正確認識各種食用油!為家人健康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要儘量避免用豬油、羊油、牛油等動物性油脂來炒菜,當然我們會不可避免地吃進動物性油脂,但是炒菜、烹調食物時一定要用植物油。

植物油

吃什麼油最健康?正確認識各種食用油!為家人健康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有人看到此處可能會十分自信,因為自己吃的是素油。但是素油也並不一定就代表絕對的健康。素油也分等級,例如棕櫚油、椰子油等等,裡面含有一些不好的成分就與動物油相似,所以儘量不要用太多棕櫚油和椰子油烹調食物。在買油時要注意標籤,如果只寫了植物油,而沒有寫清油的類型的話,千萬不要買。因為有些黑心廠家就利用這個漏洞,打著植物油的旗號,把一些劣質的植物油賣給消費者。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油有花生油、豆油,這幾種油是比較好的,但是也要遵循兩勺半的份量,不可以多放。現在比較受到專家推崇的油是茶油、亞麻籽油、橄欖油等。為什麼推薦橄欖油呢?因為橄欖油裡含有較多的單不飽和脂肪酸,這對心血管和血脂調控都有好處。橄欖油的價格也較高,買1桶橄欖油的價格可以買5桶花生油,現在橄欖油已經成為時尚的送禮禮品。但是,橄欖油有一個小缺點,在高溫下橄欖油容易變質,在用橄欖油烹調時儘量選擇涼拌菜或者在水煮青菜裡澆上橄欖油,一週吃1次即可。橄欖油不能做油炸食品,如果要做油炸食品最好選擇耐高溫的花生油

反式油

現在反式油大行其道。現在大部分的反式油裡的反式脂肪酸都是人造的。人們用各種方法把植物油改造成反式脂肪酸,現在反式脂肪酸已經進入到人們的各種食物中去。據說在我國80%~90%的糕點,都是用反式油加工而成的。

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吃過反式油呢?下面列出的幾種食品,只要你吃過其中的一種,就一定吃過反式油。巧克力派、奶油蛋糕、炸面包圈、咖啡伴侶、人造黃油、方便麵等等。

吃什麼油最健康?正確認識各種食用油!為家人健康一定要看!(歡迎分享)

為什麼廠家願意用反式油來加工方便麵呢?很簡單,因為反式油加工的方便麵保質期可以大幅度延長反式油的商業價值如此巨大,廠家當然不會捨近求遠。反式油有哪些危害呢?攝入少量反式油的問題不大,但是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反式油的世界裡,將會導致肥胖發生風險增高,糖尿病發生風險增高高脂血症發生風險增高。所以現在美國和歐洲國家已經開始限制反式油的使用,我們國家也已經開始關注這件事情。

所以現在的家長要注意,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奶油的環境裡。有時候家裡買的奶油蛋糕,一整個幾乎都是小孩子吃完的。

還有一種油,是看不見的油

我們看電視時吃的花生、瓜子、開心果等堅果,這都是看不見的油。雖然這些油都是好的,但是這會使我們的油攝入量超標。還有些孕婦,聽說核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好,就拚命地吃核桃。最後孩子的大腦不知道發育得如何,但可以確定的是,她的血糖一定超標了,在妊娠期間發生了糖尿病、高血糖。所以雖然核桃的確有益,但是需要適量地吃。高脂血症患者必須限制堅果的攝入量,一天不能吃超過一小把的花生米,換成核桃的話,不能超過3個核桃。

高價食用油營養未必高

由於近年來越來越高漲的養生熱,食用油市場上也紛紛打出健康牌,高檔食用油越來越貴,進口的橄欖油,國產核桃油、紅花籽油、山茶籽油等也大量出現,每升百元以上的新品種層出不窮。每升近二百元的核桃油,比普通豆油貴了將近20倍。

高檔食用油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都出現了80%左右的銷售增長率。選購者絕大部分是把高檔食用油看成是減少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液黏稠度的產品,當做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不過,高檔食用油不能和保健品混為一談。

任何食用植物油的成分幾乎100%都是脂肪,也是飲食中熱量最高者,還含有少量的脂溶性維生素E、維生素K。脂肪由脂肪酸組成,又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還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動物性食品內,及少數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櫚油等。像豬油、肥肉、全脂奶的脂肪(奶油)就含較多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容易形成高脂血症,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食用植物油內。單不飽和脂肪酸在取代飲食裡的飽和脂肪、不提高每天總熱量的情況下,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ω-3脂肪酸與ω-6脂肪酸都屬於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維護人體細胞結構,形成體內的激素是必不可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人體本身不能合成,要依靠每天吃的食物來供給,所以被稱為必需脂肪酸。ω-3脂肪酸分兩種:一種是亞麻酸,主要存在於一些食用植物油和果仁內;另一種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一些深海魚裡含量較多。ω-6脂肪酸主要是亞油酸,存在於食用植物油內。科學家發現:攝入過多的ω-6脂肪酸,可以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代謝物質,引起體內的炎性反應;而攝入足夠的ω-3脂肪酸,可以平衡這種代謝物質,起到抗炎作用。

大多數植物油之中,尤其是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屬於ω-6脂肪酸含量比較多的油,它們也是國內居民常吃的幾種健康食用油。遺憾的是,這幾種油的ω-3脂肪酸含量都很低。如果以這幾種油作為食用油,首先要使自己的飲食結構健康,同時應該參加健身鍛鍊。另外,還應該每星期吃兩餐富含ω-3脂肪酸的海魚,如三文魚,以補充ω-3脂肪酸的攝入不足。

富含ω-3脂肪酸的植物油為數不多,只有少數幾種。在市售的植物油裡,亞麻籽油(也被稱為胡麻油)是含ω-3脂肪酸最多的植物油,其含量高達53%。不過,亞麻籽油裡的ω-3脂肪酸,像其他植物油一樣,是α-亞麻酸,其健康作用不如深海魚。亞麻籽油在普通條件下非常容易氧化,要求放入冰箱內保存,由於這個特殊緣故,亞麻籽油一般被用來作為膳食補充劑。

橄欖油並非保健品

近年來,進口橄欖油大舉進軍我國市場,國產橄欖油也應運而生,廣告宣傳中聲稱是什麼"皇室用油"、如何具有保健作用等。不可否認,橄欖油算是一種不錯的食用油,但未必有廣告宣傳的那麼神奇。橄欖油主要由單不飽和脂肪酸組成,約含73%,ω-6脂肪酸含量約為10%,ω-3脂肪酸的含量不到1%,遠低於豆油的ω-3脂肪酸含量——這一點似乎就不如豆油了。而橄欖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卻約為14%,與改良菜籽油相比,含量高得多,這應該算是它的劣勢。如果用油的成分來說明橄欖油是"健康的油",其實沒什麼科學依據。有人認為,橄欖油的健康好處來自於含有多酚類物質,但是,多酚類物質在蔬菜、水果中含量更高。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完全沒必要通過食用橄欖油這樣的高熱量東西來獲取多酚類物質。

說起保健作用,應該指出的是,小麥胚芽油富含維生素E,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為維生素E是一種人體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也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還可以減少一些癌症如膀胱癌、結腸癌的發生。大約14克小麥胚芽油就可以滿足人體一天維生素E的需要。當然,小麥胚芽油是比較貴的油,而且市場上不易買到。如果食用油的維生素E含量不是很高,可以每天吃少量果仁,如食用30克的杏仁,就可得到約7.9毫克的維生素E。另外,獼猴桃、菠菜、西蘭花等果蔬也含有較多維生素E。不僅如此,這些果蔬另外還有兩大優點,就是還含有其他營養素,但不像油和果仁那樣高熱量,稍微多吃就會影響熱量平衡。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得舒飲食(DASH Diet)是種廣泛受到推崇的健康飲食法,起初是為高血壓患者所設計出的一套飲食方式,可有效助於控制血壓、降低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其特色是攝取富含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及低脂乳品,肉類以低脂為主,並減少紅肉的攝取,油質攝取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常被稱為「沉默殺手」,原因就是因為它可能讓患者在睡眠時,因呼吸道被塌陷的軟組織阻塞,導致無法呼吸,就這樣在求救都來不及的狀況下遺憾離世。資深演員譚艾珍回憶,自己的先生當年就是這樣,留下最後一句:「今天睡得真好,我想多睡一會兒。」就此再也沒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疫情延燒將近三年,兒童節前夕,兒福聯盟於今年(2022)公布〈育兒現況暨疫情後親子遊戲趨勢調查〉調查顯示,雖然有近九成育有6歲以下小孩的家長覺得養小孩令人滿足,但仍有超過一半的家長會感到「挫折(56%)、壓力大(53.6%)」,而造成育兒壓力的原因不一定...

閱讀詳情 »

文/郭懿慧(專訪) 八點檔收視女王鄭家榆推出新書《開始愛》,透過書寫重新檢視過往,坦言:「透過寫作,人生很多東西都有了答案。」在接受LIFE 生活網專訪時,豪爽的態度,以及真實不做作的個性令人印象深刻。 訪談過程中,鄭家榆直言:「其實我不喜歡主角,但我似乎是主角的命,連朋友圈也都是這樣。」記者回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