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食族易「中毒」? 竹炭微粒將毒素清光光

你也是外食族嗎?當心一天三餐都吃外食的話,不但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跟脂肪,各式食物當中的食品添加劑也會在內臟中逐漸累積,體內毒素一不小心就會超標,提高疾病的風險!

外食族易「中毒」? 竹炭微粒將毒素清光光

雖說大家都知道自己煮得比較健康又營養,對於忙碌又獨自居住在外的上班族來說,外食其實是不得不、也比較經濟實惠的選擇。那究竟這些忙綠的外食族應該怎樣才吃得健康,不被「食毒」所傷害呢?國民健康局表示,掌握「三少三多」外食健康方法,就能輕輕松松就能抵禦外食中毒素所帶來的傷害!

1.少油:儘量不買油炸的食物,選擇以蒸、煮、烤的方式烹調食物,吃燙煮 的蔬菜或生菜時不要淋上肉汁、麻油、沙拉醬或蛋黃醬(美乃滋),減少油脂攝取。

2.少鹽:儘量少吃醃漬、煙燻、滷製烹調的料理,可以利用酸味、香辛料(八角、花椒或香草)來增加風味。另外額外沾醬(醬油膏、番茄醬、胡椒鹽等)也要有所節制 ,外帶食物時可以請店家少加鹽、醬油等調味料。

3.少加工:少吃過度精緻加工的食物,包括罐頭、微波冷凍食品、速食、甜點、蛋糕、碳酸飲料等,盡量多吃食物的原型,包括蔬菜、水果、五穀粗糧等。

4.多喝水:以白開水、無糖茶飲取代含糖飲料。喝不習慣白開水的人,可以試著在白開水裡加入檸檬汁,不但消暑又健康。

5.多穀物:選擇五穀粗糧類主食,用五穀米、糙米飯、地瓜取代白米飯、白麵跟白麵包,建議每天攝取的澱粉類食物,五穀粗糧的比例至少要佔三分之一。

6.多蔬果:每餐少吃一些葷食,多點一些蔬食,或是自備水果盒或購買新鮮水果。每天至少攝取建議三份蔬菜、兩份水果,增加不僅增加膳食纖維以及營養素的攝取,還可以飽足感。

另外,除了飲食的選擇之外,還有透過排毒保健食品的補充,加速體內毒素的排除。甚麼樣的食品才能有效排毒呢?例如:竹炭微粒。竹炭微粒是一種包覆型態的活性碳,以外觀來說肉眼觀察就是一粒一粒的小黑粒。他的外膜可以控制在人體的大腸段才會崩解,以達到定位標靶的目的,當外膜崩解了以後,裡面的微米化碳粉會開始與大腸段的毒素做結合。然後排出體外。這個目的就是避免肝膽排出的毒物又被循環經由腸壁吸收進入身體的方法。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758-1.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知道鼻胃管何時必須要用嗎?作家瓊瑤認為罹患失智症的先生平鑫濤不該用鼻胃管,但是平鑫濤的兒女卻堅持要用鼻胃管,進而引起鼻胃管是否應該使用的爭論;其實,仍然有些病況是應該要使用鼻胃管,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該用時仍然要使用。 輕度失智症且無法進食時就應放鼻胃管 單單以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最新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出爐!大腸癌蟬聯冠軍、肺癌居位第2,乳癌躍升第3,肝癌退居第4,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及食道癌,仍維持第5到10名。醫師分析,乳癌、肝癌排名互換,原因為女性肥胖比例增加,而肝炎疫苗接種及肝炎篩檢追蹤,都有效預防肝炎惡化成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年來,在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之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體重居高不下。根據研究統計指出,體重上升的確對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是增加的,尤其血壓、血脂肪、血糖異常的風險在男性與青少年中又更明顯。 吳栢瑞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包涵了5項危險因子,腰圍、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與高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症時鐘加快12秒!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登報告,103年共有10萬3147人罹癌,平均每5分6秒有1人,癌症發生人數首度突破10萬人,而癌症時鐘也較前一年快了12秒,其中大腸癌人數最多,連續9年位居癌症發生人數之首。 大腸癌發生人數 首度突破1萬5 根據103年癌症登記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