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多點關心 人人都是自殺守門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多點關心 人人都是自殺守門人

桃園市發生警員槍殺女友後再自殺的悲劇,只因男方為病所苦,對於這些難以面對、複雜的事情,常常會形成一些積非成是的觀念,自殺更是明顯的反應了這樣的現象。

事前無徵兆 誤認為無法避免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簡慧雯表示,常將想死掛在嘴邊的人,不會去做,但是也不要跟有自殺想法的人討論自殺的問題,大部分的自殺在發生事前都沒有徵兆,會讓人誤以為這些事完全無從避免,因而會減輕了心理的負擔。

認真坦誠 幫助釐清自殺想法

常說到對未來沒有希望、活著沒有意義的人,都希望能得到協助,不要將這些話當成玩笑,甚至是以諷刺、挑釁的言語來回應,再者,當有人提到有關沮喪想放棄自己時,是可以需要認真坦誠,並用關心的態度來與其討論,將有助於釐清他們對自殺的想法。

關心、注意觀察 是否異於平常

簡慧雯心理師更表示,對他們而言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有人在乎他,想理解他的難題,願意與他一起分擔,並不須獨自一人面對困難,而多數想自殺的人,會留下一些警訊,像突然向人告別、處理交待物品、人事等,最重要的還是關心與注意觀察,對方是否有出現異於平常的特殊行為。

得到適度的支持 重新釐清思緒

生活中遇到了困難,當生命中產生危機時,用自殺來逃避痛苦或是表示抗議,如果可以得到適度的支持或幫助,重新釐清思緒,必定能減少許多遺憾發生,「多照顧自己,關心別人」,必要時求助心理醫生,就能減少生命中許多的遺憾。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家有未滿學齡5歲的幼兒,今年8/1起,育兒津貼將擴大發放2至4歲,每名幼兒每月可請領2,500元,第3胎以上幼兒每月再加發1,000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副署長許麗娟表示,沒有就讀公立、非營利或準公共幼兒園,且家庭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沒有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調查發現,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但與10年前比較,總失眠人口並未下降,尤其是高年長者和女性兩大群族,失眠比例都比以前高,許多民眾不知該如何正確使用安眠藥,尤其是特殊族群該注意什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運動對於減重瘦身與維持健康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人真的想執行時,往往感到知易行難而放棄。如何讓運動持續下去,進而培養成為生活中自然的習慣,必須先對運動瘦身有正確的認知,使用有效率的方式,勿操之過急,給自己合理的目標與進度,在每一階段看到應該有的成效,就會有堅...

閱讀詳情 »

攝護腺癌在美國居於男性癌症首位,台灣近年因飲食西化也有逐漸攀升的趨勢。通常早期少部分的人沒有任何症狀,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較細、會有尿不乾淨感覺、頻尿、夜尿、血尿或血精。若發生骨骼或腰背部疼痛、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的症狀時,則已進展致晚期階段。 建議45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