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心血管疾病易發作 6大秘訣遠離猝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當寒流報到,總有天冷猝死事件發生;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應加強保暖,尤其長者跟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天氣的急遽變化,如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前年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萬3168人,平均每天就有91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另根據國健署2007年的調查顯示,3分之1的民眾不知道自己有血壓過高的問題,當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

國健署提供六大「驅寒保暖健康道」要訣,幫助民眾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第一,3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第二,寒流來襲除了注意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外出記得戴帽子和圍巾。

第三,清晨容易出現極低溫,有運動習慣的民眾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或等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第四,泡湯注意溫度不可超過40度,並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第五,避免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情緒起伏太大,應多喝水及增加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第六,出現心臟病及中風徵兆,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或臉部表情不對稱、口齒不清的情形,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4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時序進入冬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之發生的機會。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及長者,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自己認為沒有明顯不舒服症狀,惟有透過「定期量血壓」清楚掌握血壓狀況,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高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5)日的疫情狀況:本土、死亡加零,共有10例境外移入個案,最小的僅10多歲,有5例突破性感染。今日的境外移入中,有兩位印尼籍移工與兩位境外生,指揮中心表示,移工是相當重要的勞動力來源,只要未引發社區感染,便不會暫停入境。 指揮中心表示,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來氣溫逐漸下滑,夫妻或情侶躲在被窩取暖更增進了「人與人的連結」。1名年約40歲男子阿德(化名)發現,這段期間與另一半恩愛時,總是力不從心,於是偷偷嘗試各種偏方,希望能解決不舉問題盡快恢復一尾活龍。 收治阿德的中醫師黃慶雲表示,這名患者四處求偏方,時常大啖生猛海鮮,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25)日振奮人心的消息,應當是最新一批的BNT疫苗到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共同捐贈的BNT疫苗,在今日上午有新一批,約93.83萬劑到貨,至今已到貨15批,共1047.44萬劑。本批疫苗效期至2022年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